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探路协同创新 布局创新生态

   2015-10-16 人民网-安徽频道
34
核心提示:合肥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叉口西南隅,即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所在地。它由安徽省、中国科学

合肥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叉口西南隅,即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所在地。它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携手共建。

在我国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升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需要加速转型发展的安徽省、合肥市,还是对要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中科院,或是对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中国科大来说,四方协同创新的战略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节点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2012年创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如今意气风发,迸发出令人瞩目的创新魅力。

从传统村落到创新阵地的演变

八月中旬的合肥,柔和的阳光将焦点打在一个以“X”为造型的楼宇上,而这正是先研院的主楼。这座寓意着“探索未知”的建筑,是合肥高新区近几年新增的名物,但凡见过的人,都能聊上几句,从审美或者源由。

2012年,先研院在永和村的一片荒地破土动工,而这也是安徽历史上国家领导人单独为其发来贺信的项目。随后,它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一举成为合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高地。

5天,1.8万立方米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夯实;6天,4万平方米模板支设完成;7天,12万立方米基础土方完成开挖;9天,4台塔吊从基础施工到完成安装调试;280天,14万平方米单体建筑拔地而起;单日投入劳动力最高达到1500人;单月最高完成产值4500万元,平均每人110万元……克服综合楼结构、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施工跨雨季、冬季等困难,先研院工程多项进展刷新合肥的建设纪录。

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建设原则设立,先研院是开展高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实体机构,是一种科研体系的外延,旨在汇聚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建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架起创新与创业之间的“桥梁”。

在先研院院长助理陈林眼里,四方共建“桥梁”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举措。体制机制的灵活概而言之就是“四方资源的高度融合”。陈林介绍说,“先研院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教优势,发挥‘高原效应’;结合区域特色,打造‘示范效应’;突出产学研结合,形成‘集聚效应’;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在与国际前沿科技接轨,与区域发展战略接轨的基础上,汇聚和造就一流人才、培育和转化一流成果、催生和布局一流产业!”

从政策杠杆、人才集智到产业的扩张,这些也是“各种边际效益的大汇聚”,陈林表示,虽然先研院称不上事业单位,但有望成为合肥市创新驱动的马达,乃至安徽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块重磅‘试验田’。

试验田里的逐梦人

先研院,这个极速告别昨日传统村落的创新阵地,现在正通过圆梦创业助推新一轮创新热潮的到来。揭牌不到三年,先研院已成为引领合肥转型发展的科技“爆点”。

近年来,3D技术逐渐走出工程领域,以几百元到几千元的亲民售价走近了平民老百姓的生活。在先研院,我们就找到了这样一家“接地气”的3D科技公司——合肥阿巴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走进阿巴赛的工作室,年轻研发人员正在电脑上设计产品模型,几台3D打印机正在自动打印,这里丝毫没有机器的轰鸣和工人插科打诨的喧闹。总经理张朋说,“以前产品制造只有在工厂里才能进行,今后小批量生产在家里就能完成,3D打印开启了‘桌面工厂’时代。”

继而这个“桌面工厂”延展出若干创意,又与开放的互联网精神相结合,3D打印机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对于阿巴赛来说,市场的主要布局还是在教育行业。

前不久,一场捐赠仪式在先研院举行,合肥市庐阳区两所学校获赠由阿巴赛3D科技提供的3D打印“创客”教育实验室的关键设备,包括40台3D打印机,6台3D扫描仪及配套软件。这种全球首款基于三维打印“框架”技术的3D打印机,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品上市,仅用了8个月时间。

张朋感慨到,“这么快实现产业化,在过去几乎不可能!但在先研院这个平台,我们就能实现梦想、取得成就。”一如中科大先研院院长助理王兵所言,过去,政产学研用“各拉各的车”,科技成果转化费时费力,先研院打破了科技体制藩篱,走出一条协同创新之路,催生了这一创新产品。

围绕微电子技术、医疗健康、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量子通信等领域,截止目前,先研院已孵化校友企业110家,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共建34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招录工程硕士约1700名。

量子通信南北干线运管中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际研发服务外包平台、先进技术与科技金融平台等一批重大平台项目稳步推进……在这轮创新浪潮中,先研院要做的不仅是拥抱,更要引领潮流。

构建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

“那时还没有创新创业一系列的支持。因此,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头开始去做一些基础性事物,例如如何获得办公场所?如何与银行打交道?这既不关乎技术创新,也不关乎销售渠道。”

这是来自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CTO郭玉刚的创业告白,相比十年创业路上“一揽子的操心事”,如今“拎包可入住”的环境,让他觉得一切似乎都准备好了!当然,言语间也充满了对公司技术、对团队的自信。

接近嵌入效率理论界的隐写编码(俗称ZZW构造)是高维数据的技术基础。郭玉刚告诉记者,“ZZW的算法是目前国际信息盈藏领域惟一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理论,而这位撰写编码理论的发明人张卫明就是我们团队的技术顾问。”

作为一家专注于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维数据的强大还不止于此。基于全球领先的图像变换和信息隐藏技术等,产品“e变脸”、音信无痕安全手机、批量文档水印擦除系统、视频完整性认证系统给担心数据安全问题的用户带来了多种福音!

“我们的产品能真正做到‘我的隐私我做主’,在大数据时代,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在能“大展拳脚”的环境下,郭玉刚的创业告白,其实还揭示了先研院的核心优势——把握潮流发展的大势,营造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从提供办公场所到资金扶持,甚至是解决技术需求或是人才需求,用陈林的话说,“创新创业缺哪些元素,先研院可以帮忙牵线搭桥。”诚如,身为中国科大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主任、中科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俞能海就是通过先研院这个平台,而担任了高维数据首席科学家。

就如业界所倡导的,积极和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共商共建,创业环境有什么短板就补什么,一步步填平洼地,才能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气象。

在帮忙牵线搭桥的过程中,先研院的确意气风发。陈林表示,“通过先研院这个平台,实验室的老师变身为运营技术的管理者,人们对科研的认识也逐渐走出了传统认知。并且各种有前景的技术凝聚于此被催化,先研院因而也扮演了技术开发中心的角色。”

如今,“先研院的核心是‘蓄水’,要让水池越来越大,鱼越来越多。”为了做大这个“水池”,先研院着力在“科技创新生态化”建设上做出新探索,迈出新步伐。

陈林告诉记者,“先研院‘科技创新生态化’的特色在于既有大树,也有森林。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一方面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申报建设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成为先研院技术创新压舱石。另一方面,先研院在‘创新丛林’中‘建森林’,吸引和孵化了诸多像高维数据这样的创新单元和创新企业。”

古语“独木不成林”,独木即使粗壮,也未免显得势单力薄。但“树木成林”后,相映成“势”,我想先研院的未来必定更加气势恢宏。(记者 王芳 通信员 杨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