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2015-11-05 安徽日报2版
48
核心提示:(一)《安徽通史》记载,近代以后,随着上海开埠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安徽各地曾有许多号称“小

(一)

《安徽通史》记载,近代以后,随着上海开埠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安徽各地曾有许多号称“小上海”的城镇。因为,那时安徽人的心中,上海是先进和繁华的代名词。

如今,安徽到上海,坐高铁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或许,在那个时代,人们即便拥有电影艺术家们的想象力,也无法想到,有朝一日安徽离理想中的繁华之地会这么近。

这是一个有趣的隐喻。安徽与上海的距离拉近,不仅仅是空间上的。

眼下时令已至深秋,广袤的江淮大地经历连续12个年头的粮食大丰收之后,正在播下来年的好收成。

在另一种时序维度上,正值 “十二五”收官之际,历经过去5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皖江南北、淮河两岸同样充盈着丰收的获得感。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安徽离百年期盼中的繁荣与富足,如此接近。

安徽,站到新的发展平台上。 5年间,全省生产总值由1万多亿元增至2万多亿元。全省城镇化率将突破50%,意味着一直以农业面目示人的省份,即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镇安家落户——这无疑将是一场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人生奋斗轨迹的大变局!

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与英国两家公司,签署在当地建设光伏发电站和绿色小镇的合作协议。

让时光回流。 1912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奠定了蚌埠市的铁路重镇地位。这片淮河边的农业文明“故土”,由此经历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洗礼。当时,担任津浦铁路南段建设总工程师的,正是英国人。

可以预见,源自皖北的新能源技术,将“点亮”英国的万家灯火。而其间闪烁的,是一个加快发展的中部省份路径嬗变的梦想之光。

“回顾过去,唯一的目的是从过去历史中找到一些通向未来的钥匙。 ”安徽,要找到什么样的“钥匙”,才能更好地通向未来?

9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这次一直开到乡镇(街道)的会议,部署安徽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吹响了全面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的进军号角,迈出了推动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步伐。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全新奋斗目标和发展理念引领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的强省之路。

安徽,正行进在加速腾飞的跑道上。

(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才更坚定、更扎实。

省委书记王学军多次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最大的省情。”

近几年,安徽部分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保持在全国靠前,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的局面仍未扭转。特别是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下,旧动力减弱、新动力不足矛盾凸显,行业、区域发展分化加剧,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令人担忧。

从产业结构看,一产偏重、二产欠优、三产偏弱,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全国12.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连续4年徘徊在46%—47%之间,工业化进程亟须获得新动力支撑。

产业发展的分化态势,正在传导到区域发展上: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持续下滑,拖累皖北个别资源型城市经济出现负增长,“沉重的翅膀”更显沉重。汽车、家电曾是皖江地区的优势产业,但随着市场渐趋饱和,竞争白热化,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提出,“牛肚子”既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经济起飞的重心所在。对安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省而言,集聚全省70%左右人口的县域,无疑就是这样的“牛肚子”。过去10年,县域经济一直以快于全省平均增幅的速度保持增长,但从去年开始这一良好态势未能持续。县域腾飞,期待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2015年,安徽人均GDP预计有望突破6000美元。此时此刻,必须对国际上人均6000美元的“玻璃穹幕”现象保持高度警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经济起飞,人均收入达到6000美元左右,但由于未能及时转型,经济长期停滞,掉进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离奋斗目标更近的时候,恰恰应当成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更强烈的时候: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安徽如何走稳走好强省之路?

(三)

“路总是有的,路就在脚下,关键是要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各地要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努力破解发展难题。

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推动安徽更好更快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省委书记王学军明确指出,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的根本之举。

调结构,就是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用结构优势提高竞争优势。转方式,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由投资驱动向全要素综合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促升级,就是推动产业层次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构建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环顾全球,这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并且一直坚持在走的发展路径。

在美国,曾经有一些区域和城市因为制造业向海外迁移而出现工厂倒闭、失业率增加,闲置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工业锈带”。但是,随着“再工业化”战略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的实施,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选择到这些地区就业,“工业锈带”重焕生机。

德国推出“工业4.0”、法国实施“新工业计划”、英国实施“制造2050”、日本发布 “制造业竞争策略”……抢占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环节,力争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放眼周边,这是沿海发达省份深入推进并且持续收效的生动实践。

浙江省近十几年来一直推动 “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快速突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正因为在转型升级上见事早、行动快,近两年沿海经济强省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与部分资源型省份的“断崖式下跌”形成鲜明对比。

审视自我,这是执着的发展探索和全新的发展机遇发出的时代召唤。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却在不断提升。合肥、芜湖、蚌埠、滁州等市通过持续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增长极,走在全省发展前列。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正在奋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安徽越来越亮的“金字招牌”。

近期,国家选择在安徽等8个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希望这些区域“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这是对安徽发展目标和定位的一次大提升。

“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每一位安徽人都应该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告诫牢记心头。

(四)

“没有一种制度可以像傻瓜相机一样。制度如何运作、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它的监管者和运营者的品质。 ”著名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在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这样写道。

没有一劳永逸的发展路径,更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

善弈者谋势。一个拥有近7000万人口的省份,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大棋”行至中局时,更好地谋篇布局,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突破,完成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关键 “落子”?这是紧紧萦绕在安徽主政者心头的大问题、真问题。

“关键是指明方向。”一位市委书记坦言,“如今,党委、政府系统执行力很强,只要方向明确、目标清晰,就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锻造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研,在实践中深化规律性认识,努力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在调研中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王学军多次深入调研,召开不同区域市委书记座谈会,谋划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省长李锦斌历时近两个月赴全省五大片区开展集中调研。

谋定而后动。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仔细酝酿后,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4105”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安徽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推进新发展的主引擎和总抓手,更是加快建设“三个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行动纲领。

(五)

让“调转促”叫得更响,把“调转促”的音量调到最高。

四大发展目标——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总量扩大、人均指标前移,层层递进,确立了逻辑严谨、务实可行的目标系统。首先强调结构和质量,再规划总量指标,更凸显了对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守。

5年后,安徽生产总值将冲刺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美元,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那时,“人均靠后”的局面得到改观,将会成为安徽发展史上极具意义的新突破。

十大重点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创新驱动发展工程、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县域经济振兴工程、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人才高地建设工程,明确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突破重点和发展路径,是一张“调转促”的清晰“路线图”。

五大保障措施——强化项目带动、强化改革创新、强化开放发展、强化环境营造、强化政策支持,集中回答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在“调转促”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进一步叫响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让项目谋划建设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同向而行,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见效,积小胜为大胜,把目标变成现实。

——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于改革攻坚,把一切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改革举措都往前排,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

——牢固树立大开放理念,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激活内力和借助外力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开放促调整、促转型、促升级。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使江淮大地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热土。

——把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不断丰富完善政策“工具箱”,打出政策“组合拳”,放大政策叠加和合力效应。

“4105”行动计划,不仅仅是对发展蓝图的擘画,更会形成从决策到落实、再从不折不扣抓落实中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闭环”。这一定会让“调转促”行动计划,转化为各级各部门豪情满满的行动自觉,转化为江淮大地生机勃勃的行动实践。

(六)

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生根,正在绽放芬芳的花朵。

2009年,合肥京东方项目打下第一根桩基,到2014年已经形成以显示面板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30亿元,占到全国同行业16%的比重。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平台上,聚集了7万多家创业型企业,目前仍在保持每天近200家的增长速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头牵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头连接着重大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革命。这种引领性和带动性决定着,产业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和现实路径。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 “调转促”的突破口。

技术进步至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大特质。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便一直贯穿着一条“对勾曲线”:一边是价格向下,一边是性能向上,产品价格想要保持不变,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并且这一周期还在缩短。不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何应对这一“铁律”? “4105”行动计划明确了“攥紧拳头,聚焦突破”的思路。

从突破到突变,进而改写整个产业版图,全球的产业演进脉络中屡屡上演着这一“陡峭”轨迹。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之前,美国的手机制造行业处于全球二流阵营,但自从iOS和安卓系统发布后,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迅速转变为以美国为中心的格局,美国企业拿走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主要利润。

10月30日,李克强总理来安徽考察时指出:“创新是新能源汽车真正的动力,要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打造中国品牌。 ”这不仅是总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嘱托,更是对安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期待。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厚植产业创新发展优势,安徽就有希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七)

再造产业版图,制造业一马当先。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10月30日,安徽迎来一位重要的客人——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次来访,让“安徽制造”与实力强劲的“德国制造”上演一次亲密接触。

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曾一度失业率超过10%,财政赤字高企。如今,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德国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扮演着欧元区的领导者角色。经济学上将制造业称为可贸易部门,强劲的可贸易部门带来持续的财富增长——这就是“德国模式”的核心。

《中国制造2025》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贯彻落实这一国家战略,“4105”行动计划确立了催人奋进的目标:到2020年,制造强省地位初步建立。

制造业居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中枢地位。

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的突破,都受益并服务应用于制造业新一轮产业升级。制造业“微笑曲线”两端的设计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是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主攻领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路径,而农业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制造业更是托举经济强市、强县和园区的坚实“底座”。

无论是园区转型升级,还是县域经济振兴,都要把握制造业由大到强的主线,顺应产业集群集聚的规律,发展专业特色园区、产业配套园区、特色产业乡镇,让“专精特新”的制造业中小企业遍布全省各地,发展成为集成制造商供应链上的“隐形冠军”——这也是德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刻启示。

制造强省建设,将创造出让更多人共享的发展红利。

(八)

持续释放的红利和活力,源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芜湖,“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正忙着放出更具冲击力的“大招”:去年“双11”当天实现销售额突破1亿元,今年的目标是:突破2亿元。

“双创”精神正在重塑着人们的价值体系和奋斗目标。从2014年2月到2015年9月,安徽市场主体数量净增60多万户——平均每一天,安徽人至少创办1000多个经济实体。

用创业施展才干、以创新赢得未来,无数的“章燎原们”跃跃欲试——“人还是要有点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双创”,是一场唯快不破的产业竞争。

400多年前发明的人造丝技术,花了200年时间才得到转化应用。 50年前发明的激光技术,问世一年后即开始商业应用。而如今,无人驾驶、3D打印等重大技术成果都是边研发边应用。快人一步,先人一手,则胜算在握。

“4105”行动计划提出,坚持需求导向,让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增长点。

“双创”,是一场人才驱动的创意角逐。

创新人才,从来都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实中,一个有创意的“金点子”,可以激活一款默默无闻的产品;一个有新意的“好法子”,可以拯救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

“4105”行动计划明确,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爱护、服务、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造就一批企业家、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引进一批国内一流创业团队。

“双创”,是一场营商环境的优化攻坚。

章燎原创业中遭遇过一次 “大险情”:15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仍在审批途中,而公司账上只剩下8000元,差点让企业错失良机。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不仅不能一阵风、走过场,更要为“双创”扶上马、送一程。

“扶”起活力涌动的企业群落,才能汇聚蔚为壮观的发展动力。(项良新 胡旭 史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