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今年7月,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全国第8位。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创业中国行动”和“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在以创新促转型上起步较早。
着力产业中高端集群化,夯实园区创新转型基础。合肥高新区按照“专业化、集群化、高端化、链条化”的思路,促进产业集群集中集约发展,构建结构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了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安科生物、阳光电源等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合肥三洋、大陆轮胎、长安汽车、晶澳太阳能等著名企业,已形成集成电路、智能家电、新能源、智能语音、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今年1至10月份,共新开工19个重大工业及服务业项目,总投资125.07亿元。 11至12月份,计划新增开工工业大项目7个,总投资为61.5亿元。包含惠而浦全球研发及采购中心项目、凌达冰箱压缩机生产基地、中创信测华东运营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君正超低功耗微处理器芯片生产等一批对产业链具有带动性的大项目。
产学研合作,注入园区创新发展动力。建设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战略性创新平台,引进中科院理化所家电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汽车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项目,并与安徽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事实上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集群”,打造成为园区创新转型的动力引擎。
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优选200家高科技、高成长、年产值过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推进上市为抓手,努力培养一批创新型经济的种子队和生力军,进而集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 “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重点支持产业链上“专精新特”的中小企业,辐射带动一批创新能力强、增长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
互联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十、百、千”智能制造计划(创建二十个“智慧工厂”、一百个“数字车间”和一千家“智慧企业”),在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业等8家企业中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效果,长安汽车、美的暖通、格力电器等企业基本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依托讯飞、四创、华米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传统制造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强化支撑,构建创新服务体系。以纳入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为契机,依托合芜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在全区范围内集聚了中技所合肥工作站、深交所路演中心、省股权交易所、省公共检测服务中心、微电子测试平台等科技服务机构320家;为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2014年,全区科技服务业实现总收入120多亿元,占全市70%。高新区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的总窗口、信息资源集聚的总中心、高新技术及成果交易的总枢纽。
建设载体,打造新型众创空间。成立安徽省首家“创新学院”,建设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和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鼓励设立5F创咖、梦工厂创业咖啡等新型创业组织,加快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全面升级孵化器3.0版,提高孵化器运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新建一批有利于企业快速扩展的加速器;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目前,全区共有孵化器1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占全省50%,国家级孵化器8家,占全省47%。(费非 杨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