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创新驱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2015-11-24 安徽日报7版
51
核心提示: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理念,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理念,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这对于安徽正进行的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创新驱动调结构

创新驱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安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生产率,以释放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使安徽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从而推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演进。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

创新驱动行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发展核心动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大力扶持具有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潜力的新兴行业,改变安徽制造业前十位行业长期不变且占比重过大局面,使新兴产业逐步成长为支柱型行业。通过科技创新,全方位、全过程、全价值链改造传统产业,激发传统产业生机,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

创新驱动企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行业内拥有技术核心能力的企业发展,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组织,培育创新能力;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链动创新”;大力支持小微创新型企业发展,引导业绩优异、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或主板上市,获得快速发展机会,以优质增量扩张,改变结构。鼓励行业内部实行并购重组,关停并转落后产能,转移过剩产能;推动开放创新,鼓励有实力企业实施跨国技术并购或引进先进技术,缩小技术差距,抢占国际市场。

创新驱动产品结构调整。各行业企业亟需调整内在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提升,改善工艺水平,塑造企业及产品品牌,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发展必须实施的战略行为,无论是国内提出的“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设计一代、设想一代”之“四代同堂”,还是国外提出的“前沿型、突破型、平台型、衍生型”之“四型并存”,都表明企业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才能保持市场活力。创新驱动产品结构调整,是科技创新的微观基础,也是其立足点和切入点。

二、创新驱动转方式

创新驱动投入结构调整。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而不是传统的土地、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因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人才积累速度,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战略性资源,大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创新型创业之路,实现安徽经济由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

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安徽制造业前十位行业多数属于资源消耗性产业,还有少数县市主要依赖单一的资源开采及其相关产业,这种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资源消耗严重,不可持续。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环境保护和利用。前些年安徽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觑。要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绿色化生产,创新绿色产品,使产业发展走上依赖科技含量提升、生产工艺改进、能源消耗减低、三废排放减少、附加价值提高的创新发展路径,让创新驱动更好地服务于美丽安徽建设。

理论研究表明,人均GDP5000美元以下为要素驱动阶段,人均GDP5000-10000美元为效率驱动阶段,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为创新驱动阶段。安徽刚刚跨过第一阶段,不同的地市要因地制宜,转变发展方式,要高度重视效率驱动与创新驱动,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创新驱动促升级

创新驱动促工业升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工业2.0模式(大规模生产时代)正在转化为工业3.0 (大规模定制时代),并快速向工业4.0(个性化定制时代)推进。在这种形势下,大规模招商引资、大规模圈地建厂房、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推进以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为支撑的智能化制造业互联网建设,开发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精心谋划《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切实借力“互联网+”,促进安徽工业升级。

创新驱动促农业升级。面对农产品价格“天花板(高于国际进口价格)”、农业成本“地板(农业劳动力成本高升)”、农业政策“黄线(WTO黄箱政策)”、农业生态“红灯(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的四难窘境,必须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有效组织农业科技攻关,力争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引导“农业+互联网”,支持“互联网+农业”。发扬“大包干精神”,创新农业体制,创新农业科技,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升级。

创新驱动促服务业升级。随着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服务业发展与升级既是制造业和农业升级发展的产物,又是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需要。安徽服务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发展与升级的双重任务,亟待在质和量两个层面加以提升。依靠科技创新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要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顺应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要,高度重视发展分享经济,全面推进服务业升级。

创新驱动促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与科技融合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既要推进文化创新,又要依靠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和推广,引导文化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互联网,支持互联网+文化发展新模式,激发社会大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意文化产品、创新文化技术、创业文化企业,使丰富的文化积淀转变为文化财富,使具有深厚底蕴的安徽绽放文化光芒。(刘志迎)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