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18日,“谋于陋室,成于荒滩”的奇瑞汽车迎来第一辆轿车“奇瑞”下线,16年后的2015年12月18日,奇瑞汽车迎来第500万辆汽车下线,由此成为第一个乘用车产量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
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表示,跨越16年的两个12月18日,是历史给奇瑞的两个“原点”:从第一个原点起航,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第二个原点,奇瑞从500万为起点再出发,为将奇瑞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品牌再次出发。
坚持创新:中国品牌的“马拉松”
奇瑞公司成立18年来,依靠“模仿创新”—“集成创新”—“正向开发”的成长路径,每年投入营业收入的5%—10%,10多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到发动机、变速箱、关键材料、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从设计、开发到试制、试验的比较完整的自主创新能力。
截至2015年上半年,奇瑞汽车累计申请专利10165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308件,位居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第一位。
在国际化方面,在“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奇瑞从发展初期就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国外的轿车企业。
目前,奇瑞产品已经走进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累计出口销量超过120万辆,在海外建立了14个生产基地,同时在海外建立了1100余家经销网点和900余家特约售后服务站。
在新能源领域 ,奇瑞也位居国内汽车企业前列,今年1—11月,奇瑞新能源产品累计销量11355辆,同比增长59.7%。而明年4月份,奇瑞第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艾瑞泽7PHEV即将上市。
战略转型:打造全球竞争力的正向体系
2010年,奇瑞汽车当年销售达到68.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奇瑞意识到这种依靠追求速度、规模和销量的发展模式,是无法持续的,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必须要调整,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经过5年的转型发展,奇瑞对研发、生产、质量、营销、财务等九大运营体系进行优化和重建,特别是产品研发体系,按照国际标准产品研发体系和流程建立起“V字形”正向开发体系,产品开发实现了从市场到市场的闭环。在研发体系的组织架构方面,形成了以专业技术研究院和产品开发平台相结合的矩阵式研发组织架构。
产品品质的提升,带动了销量的增长,据统计,今年1—11月,奇瑞系汽车销售47.5万辆,同比增长12.5%。在奇瑞的销量中,新产品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得奇瑞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目前,艾瑞泽和瑞虎两大系列产品的销量已占到奇瑞总销量的70%以上,奇瑞单车平均价格从5.6万元上升到8.4万元以上。
在国际化方面,随着观致和奇瑞捷豹路虎两大合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以奇瑞品牌为核心,两大合资项目为两翼的“大奇瑞”的品牌架构以及依托“大奇瑞”的发展战略正式形成,基本形成从入门级到豪华级的全方位品牌竞争格局。其中奇瑞捷豹路虎定位豪华品牌;观致定位为溢价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场;奇瑞则定位于大众市场,面向大众消费人群。
除了奇瑞品牌销量表现良好外,观致汽车和奇瑞捷豹路虎两大项目的开局良好,其中观致汽车今年1—11月销量12246辆,同比增长107.6%;奇瑞捷豹路虎,1—11月销量20957辆,发展势头良好。
对于未来,奇瑞表示将以实现第500万辆汽车下线为契机,在战略转型第二阶段,奇瑞汽车结合“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集成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和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坚持“技术、品质、国际化”打造品牌,依托“技术2.0”、“品质2.0”、“国际化2.0”三大升级,实现消费者体验的升级。(记者 何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