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都是金融领域的薄弱环节,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抵押物不足,不能有效贷款。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安徽围绕扩大抵押品范围,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破除了企业融资瓶颈,有效疏通了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管道。
这几天,安徽福斯特渔具公司正在加紧生产一批出口东欧的产品,就在不久前,由于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来自东欧大客户的订单锐减,企业一度遭遇了“钱荒”危机。
安徽福斯特渔具公司 马俊
我们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这个周期要4个月时间,他们付款是2个月,流动资金就流动不了,对新产品开发影响很大。
遭遇“钱荒”,企业急需贷款,可是银行贷款需要固定资产抵押,这让土地、厂房都不大的福斯特公司犯了难。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企业所在的界首市率先在全省推出了“助保贷”,也就是市里拿1000万元资金,通过银行10倍放大后作为风险补偿基金,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以后能够获得更多贷款。有了这种政策,福斯特公司及时拿到了1800万元贷款周转,迅速走出困境。通过这种方式,全市已经有近50家企业拿到了贷款。
阜阳市界首市金融办副主任 杨建坤
2015年以来新增贷款10.8个亿,有80%都用到了中小微企业。
除了创新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外,安徽还在创新金融服务方面不断探索,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无为县,金融机构就针对资金流动频繁,信用良好的企业,推出了“存贷通”业务,也就是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内,企业贷款和还款都不需要专门审批,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加速了资金流转。截至目前,全县有115家企业都享受到了这种便捷的金融服务。
安徽文翔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能文
这笔贷款,随借随还,用一天算一天利息,就像我们公司的保险柜,减低了财务成本,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为疏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管道,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金融薄弱环节融资瓶颈,2015年以来,安徽围绕扩大抵质押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了200多个金融产品。尤其是在全国首创的“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通过建立担保机构、银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风险分担机制,直接为全省5600多户小微企业提供了近300亿元的担保贷款。今年,安徽将围绕“调转促”行动计划的实施,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有效投入,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