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科院精准医疗在我省落地结果

   2016-05-21 安徽日报1版
33
核心提示:治疗肿瘤患者,“不同的病人,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吃什么药,吃多少”是否能精准确定?在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

治疗肿瘤患者,“不同的病人,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吃什么药,吃多少”是否能精准确定?在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答案是肯定的。 5月19日,位于该中心的安徽省首个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平台全方位运行使用初战告捷,首批为40例白血病人进行的多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报告出炉,使这些患者后期肿瘤治疗实现精准个性化用药成为可能。

今年4月,为打造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医药健康产业大平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了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瞄准精准医疗国际前沿方向,率先成功建设了以精准诊断为特色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体系,自主开发了以精准用药为特色的针对癌症的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技术体系,从而真正实现了本土化自主基因检测,本土化自主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本土化肿瘤治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和精准用药方案咨询指导的能力。

肿瘤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肿瘤病人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而即使针对同一基因分子分型癌症的靶向药物对于不同病人的临床响应率也不一样。因此,无论是广谱类抗癌的细胞毒性药物还是针对某单一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都强烈呼唤精准个性化用药。中科普瑞昇提出将高通量测序与高通量体外药敏实验相结合的理念,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体系,即依托现有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库(3000多种),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的方法,针对病人原代癌症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为个体肿瘤患者筛选出“可用的药”,致力于让肿瘤患者“有药吃,吃对自己有效的药”。

强磁场科学中心抗肿瘤药物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刘青松研究员告诉记者,肿瘤精准用药项目不仅为实现肿瘤的精准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技术基础,也为减少无效给药造成的资源浪费,延缓病情恶化,延长病人寿命和提高病人带瘤生存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可能性。

截至目前,普瑞昇依托中科院的技术研发团队,与安医大二附院等省内多家知名医院合作试点,为150多名肿瘤患者(大多为多药耐药、重症、复发癌症患者)提供了精准用药方案的科学实验,提高了部分采用用药指导方案患者的用药有效性和生存质量。(汪永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