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自主创新的安徽探索

   2016-07-05 人民网理论频道
34
核心提示:“合芜蚌”被确定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八年的自主创新实践得以升级,将引领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安徽

“合芜蚌”被确定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八年的自主创新实践得以升级,将引领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安徽力争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

6月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合芜蚌与福厦泉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继3月份国务院批复的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再次扩围,至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达到16个。

研究发现,当各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1.5万元后,创新要素富集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密切。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越过这一分界点,进入创新发挥更大作用的阶段。安徽合芜蚌等地区充分发挥地方创新积极性和区域竞争的动力,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突出。

主动创新,避免陷入“发展困境”,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内陆转向沿海地区,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资源布局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新要素新版图基本形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所做的报告显示,创新要素新布局的基本特征是:东部领先,东北下滑,西部落后,中部分化。而近10年来,区域间创新要素的“贫富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1991年创新要素综合得分最高的省份是最低省份的13倍,2001年是17倍,2010年已高达42倍。尤其在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交易额和高技术企业数量方面,差距拉大趋势更明显。目前,创新要素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已经赶上了区域经济不均等程度,且超越趋势明显。

正是这种创新要素的巨大差距,使得地区间的发展分化明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徽所在的中部地区,就被人们视为“困难高地”。2006年4月,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出台之后,中部六省借力政策寻求突围,开始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本身特色的崛起之路,安徽也不例外。面对“东西夹击”之势,安徽的选择是在“自选动作”上求突破,闯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路子。即充分发挥局部地区相对优越的科技资源,作用于相对落后的产业资源、资本资源等基础条件所产生的倍增效应。“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应运而生。

尽管当时在国家层面的试点示范的重任尚未落到安徽这样的中部省份,但他们做出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的确具有创新的自觉和探索的勇气。毕竟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严重不平衡。当时,创新走在前面的大都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发达地区和市场体系较健全的地区,如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广东的深圳等。但是,如果自甘落后,妄自菲薄的话只能继续落后,差距就越拉越大。于是,安徽决定打破传统思路,主动作为进行创新试验。这一创新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的肯定。

研究显示,如果区域分化过于严重,优势地区对资源要素的虹吸效应就会加剧,劣势地区的发展会进一步衰退,引发财政风险、社会风险、金融风险等叠加放大,经济转型就更难推进,可能会陷入“发展困境”。另有研究显示,如果区域分化过于严重,优势地区对资源要素的虹吸效应就会加剧,劣势地区的发展会进一步衰退,引发财政风险、社会风险、金融风险等叠加放大,经济转型就更难推进,可能会陷入“发展困境”。

吕薇早在2008年就带队到安徽做自主创新试验区的课题研究。她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当时针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状况,课题组就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能依靠少数地区,需要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特别是在中西部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她说,北京、上海、武汉条件都很好,但中部不发达地区也需要有试点,转型更需要创新,“原来合肥有试验区,但产业化运行不好,因此2008年安徽决定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证明,试验区对安徽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大,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有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吕薇说。

因此,安徽省2008年在原有合肥市国家科技创新试点的基础上,在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城市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首先,合芜蚌三市要成为承接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试验区和先行区。其次,合芜蚌三市都建有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良好,具备进行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特别是拥有像奇瑞、江淮、科大讯飞、海螺、丰原等优质企业。以合肥为例,合肥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根据经济要素的比较测算,安徽生产成本比沿海低30%-40%,企业在沿海地区可能亏10%,到合肥可能就赚20%-30%。从这个角度来看,合芜蚌三市,不仅是安徽省三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承担着引领全省走向创新型路径的重大责任。

“合芜蚌试验区”所有体制机制创新都体现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中,形成的是一条以优化环境为前提、以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创新型产业为重点,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居中西部的前列。2015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由2010年全国第15位上升到第9位、位于中部第一。

创新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安徽坚持较高的创新投入,探索建立更合理的创新政策体系,经过几年的积累,本地创新要素集聚能力逐步提升,基于创新的区域新优势已经形成,“十二五”时期,安徽经济保持了年均10.8%的增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从13.1%提高到16.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了2.8倍。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合肥高新区居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八位,芜湖、蚌埠高新区分别居新升级的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六、七位。合肥2015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增80.5%,增长率高居省会城市之首。

值得肯定的是,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创造出“产业转移+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安徽方程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发挥专业化分工和要素集聚的优势,在全面创新中孕育“安徽经验”

为什么“要素在区域间重新优化配置”,可以带来显著的生产率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研究员宣晓伟认为,这根本源于“专业化分工、市场一体化和集聚”的效应。专业化分工不仅直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间接导致了相关机器和技术的需求。专业化分工把“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生产率增加”和“规模报酬递增”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现代经济增长最为核心的原因之一。

安徽的专业化分工和集聚效应明显,它集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数量仅次于北京,科技实力位于全国中游。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近年来,安徽还涌现了奇瑞、海螺、马钢等一批有特色的创新企业,以及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兴高技术企业。在前不久举行的2016北京国际车展上,江淮汽车向市场投放了其最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iEV6S。未来5年至10年,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占据30%以上的销量比重。届时,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将发展成为千亿元级的大产业。

2015年,安徽省出台了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部署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十大工程,其中牵动性的一项,就是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首批14个基地已经授牌并正在加快建设,涵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到去年年底,14个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82.7亿元、增长19.7%,完成投资630.9亿元、增长31.2%。他们围绕创造更有质量和效率的新供给,打结构性改革这张“牌”。安徽省资源型产业比重较高,钢铁煤炭行业脱困发展任务艰巨,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不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紧迫。

今年年初,安徽省出台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积极夯实创新创业载体、开拓创新创业途径、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促进金融与创新创业结合、落实财税扶持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到目前,安徽省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09家,比去年年底新增13家。建成并备案的众创空间29家,创业团队1520个。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6.3%提高到38.7%。

与此同时,安徽省加快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步伐,目前该省高新技术企业3157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22家,百亿元以上的九家。说到专业化,科大讯飞就是通过源头技术不断创新,做大做强中国语音产业,保持源头技术国际领先。通过自主技术平台,形成产业集群,真正把安徽打造成“中国声谷”,形成以科大讯飞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在中国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新能源发电行业是全球正在兴起的新兴行业,2015年,阳光电源公司的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8GW,位居全球第一,综合实力居全球新能源发电行业的领先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4月26日在安徽省调研时说,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他还就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对安徽做出了重要指示。

安徽合芜蚌试验区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在升级发展上探索了鲜活的经验。

抓住“全创改”机遇,到2020年力争建成创新型省份

2015年9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以下称“全创改”),有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等八个区域为改革试验区域,担负起先行先试的重任。

“这次‘全创改’,不同于原来试验区强调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试验区面宽,是全面改革创新的试点。”吕薇说,“全创改”重点是在区域层面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以改革促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实现这一任务,一方面需要“全创改”试验区针对本地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改革上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层面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大胆授权,勇于创新。

“所有的技术创新背后都是体制创新,没有体制创新就实现不了科技创新”。为了进一步抓住“全创改”的机遇,安徽实施“两个战略定位”,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其中在建设科学中心方面,主要是发挥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多出原创性成果;推进“三大建设任务”,即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建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体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新机制”即探索建立企业创新活力激发、创新人才集聚、高校院所源头创新、金融服务自主创新、高层次开放合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军民深度融合以及政府创新管理新机制。聚焦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先行先试改革,例如在科技奖励补助方式、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包括将按不低于收益70%的标准,奖励给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和团队,对引进的海内外科技创新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等,构建起良好的创新生态。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看来,“全创改”要求每项改革试验任务在一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时间相当紧迫,需要地方选准突破口,抓紧推进和落实,真正探索出一条对全国有示范作用的创新发展之路。他建议,国家要以区域创新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被列入国家首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安徽又面临一次历史机遇。根据规划,通过三年改革创新,安徽省将在主体地位培育、创新者活力激发、高效科研体系构建、扩大开放、金融创新、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改革成果,破解企业创新地位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分布不合理、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畅、激励机制不科学、开放合作层次不高、创新人才制度不健全、投融资体制不完善、信息资源不共享等瓶颈问题。到2020年,安徽将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型省份。(原松华)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