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25.6亿元、增加值53.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淮北市通过完善科技发展政策,加大投入,营造科技良好发展环境,力促科技成果“落地”。
完善政策,提供环境保障。在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及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市科技局对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五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免税4860万元、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2.6亿元,兑现自主创新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尤其是2015年,争取省政策资金1236.1万元,市里配套资金636.1万元。
寻求依托,提升技术水平。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积极促进企业与中科院理化所、清华大学、中科大、中农大等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市科技局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建立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研发及产业化创造条件,并对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的企业,在科技计划项目推荐上给予重点倾斜。目前,全市共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组建产学研合作实体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32项。
培育高企,提供产业基础。市科技局通过针对性招商引资、摸底建档、政策激励、培训辅导等措施,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行业带动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逐步形成“创新试点示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园区主导产业集群”的科学发展格局。截至2016年6月底,全市认定科技型企业199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4家,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7个。今年1至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25.6亿元、增加值53.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升级园区,打造载体环境。通过采取“资金重点向园区投入,项目重点向园区摆放,创新要素重点向园区集聚,政策重点向园区倾斜”的措施,努力吸引项目成果在园区转化落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火炬杜集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等3个“国字号”园区,成功打造安徽淮北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濉溪经济开发区等2家省级创新创业园,支持建设了淮北杜集矿山机械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拥有淮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刘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