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可有效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扶持数百家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 ”省发改委相关人士日前告诉记者,2015年初,省高新投联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三市政府投资机构出资,并募集社会资本,首批发起设立三只总规模81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分别为安徽高新壹号基金、贰号基金、叁号基金。截至今年3月底,壹、贰、叁号基金已通过投委会审议项目39个,投资金额共计17.5亿元。
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安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江淮儿女正奋力在创新驱动、全面培育核心竞争力、建设科技强省上闯出新路,将加快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不断向前推进。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筑区域创新新高地
——5年来,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由 2011年的8330.3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531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2010年的1313家增加至3157家,居全国第八位
平均每25家企业就有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34件,技术合同成交额、知识产权授权数量等双创指标均领先全省……在合肥高新区,“创新”成为最靓丽的色彩。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一直瞄准‘中科智城、江淮硅谷’的定位目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经济指标突飞猛进。”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园区内集聚各类企业11500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0家。今年5月,合肥高新区被列入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在最新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比中,排名全国第7位。
唯有创新才能挺过闯关的阵痛,唯有创新才能抓住窗口的曙光。回眸过去,安徽发展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创新引领的结果。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省做出推动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跨越的重大部署,启动了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合芜蚌示范区建设,标志着安徽的创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两组数据,印证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安徽——
5年来,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由2011年的8330.3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5313.8亿元,增加值由2142.7亿元增长至3680.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2010年的1313家增加至3157家,居全国第8位;“十二五”期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5位上升到第9位,位居中部省份第一。
5年来,创新型试点省和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建立,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3%提高到2%。全省获得专利授权量由2011年的32681件增长至2015年的59039件。
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紧紧围绕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这个目标,我省积极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推动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跨越,先后推进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要创新平台陆续建立,国家级研发平台、院士工作站不断增加,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省上下重创新、谋创新、抓创新的氛围愈加浓厚。目前,全省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总数达到143家,建成院士工作站114家。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4∶52.1∶33.9调整为2015年的11.2∶51.5∶37.3;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21.1%
今年上半年,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150余件,其中,奇瑞新能源申请467件,芜湖宝骐申请212件,新主持、参与修订国家/行业标准9项。“新引进的侯春平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团队有着丰富的新材料研发、产业化和企业管理经验,开发的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竞争力。 ”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围绕奇瑞汽车、奇瑞新能源宝骐新能源,打造产业链核心环节,产业集聚稳步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这只是我省制造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培育壮大新动能,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安徽正以壮士断腕的气魄,不断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增加科技创新含量,在改造和升级产业结构上大步向前。
5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实施,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4∶52.1∶33.9调整为2015年的11.2∶51.5∶37.3。
粮食产量由616.1亿斤提高到707.6亿斤,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7倍。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157家、增长1.4倍。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21.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8%。
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我省努力推动增长动力实现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是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第一大工程。自去年省委、省政府确立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来,基地发展总体呈现规模扩张、速度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2015年,首批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3082.7亿元,增长19.7%,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首批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671.7亿元,同比增长15.7%。同时,我省把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
5年来,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管道加快疏通,产业创新成果加快扩大。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跟进要素链……我省遵循创新型企业发展规律,坚持创新为要、质量为先、品牌为重、绿色为基、人才为本,着力培育一批龙头性、引领性创新型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机器人、通用航空、智能语音、轨道交通装备、铜基新材料、石油精深加工等领域,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管道,让科技、企业、产业、产品、市场创新结出更多的硕果,一批企业已在科技、商业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迈开步伐。 “十二五”期间,万人发明专利从0.66件增加到4.28件,2015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180件,总量居全国第七位、中部第一位,增长115.7%、增幅全国第一。
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制度供给,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新动能,健全转型发展新体制
——省级保留权力事项1712项,精简68.3%;16个市级政府平均保留2200项左右,精简50%以上;涉企收费项目总数由原398项减少到170项
金秋时节,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与以往相比,今年我省有4家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比去年增加,入选企业排名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反映了我省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日益壮大的民营经济,得益于我省因势而动,凭借创新“密码”超前引领结构性改革,赢得新常态下发展主动。
发动创新驱动“新引擎”,需要友好的创新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布局先行、谋定后动,全面推行省、市、县三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 2014年10月31日,安徽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公布施行;2015年3月1日前,16个市及105个县(市、区)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也已全部公布施行。安徽由此成为全国首创责任清单、率先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体系的省份。
政府权力“做减法”、市场社会活力“做加法”……在清权确权中,我省放松管理的手,举好政策的旗,铺好创新的路,建立履行创新职能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政府权力事项大幅削减。省级保留权力事项1712项,精简68.3%;16个市级政府平均保留2200项左右,精简50%以上;62个县级政府平均保留2600项左右,权力事项得到有效规范,简政放权有了量化成效。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5年来,改革创新步伐没有停顿,共识不断凝聚,举措密集出台。行动快、力度大、覆盖广、责任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通过涉企收费清单的建立,我省涉企收费项目总数由原398项减少到170项,精简57.3%。共取消、缓征各类收费228项,降标13项,直接减轻企业负担超过50亿元。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安徽树立起农村改革的标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作为全国医改“排头兵”,安徽率先实现基层医改“全覆盖”,率先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大病保险试点,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重头戏”接连上演……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5年来,安徽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制度供给,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新动能,为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一个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圈加速形成。
倡导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传导创新能量……借改革之力,扬创新之帆,创新的鲜明特质已镌刻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迸发出铺天盖地的创造活力。(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