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21日召开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咨询会上获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出炉,即将上报国家审批。根据方案,2020年,将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共性技术研发圈基本建成、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基本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制度体系。
方案确立内涵特征与发展目标
记者从方案中得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高地、代表国家水平的策源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特征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辐射带动发展、集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总体思路为: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和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服务国家战略,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大领域,吸引、集聚、整合全国相关资源和优势力量,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和基础作用,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和自由开放的科研制度环境,下好创新“先手棋”,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
2020年,将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共性技术研发圈基本建成,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基本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制度体系。2030年,成为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带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心将聚焦四大领域三大核心区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领域布局将聚焦四大领域: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天地一体化;离子医学、基因科技;磁约束核聚变、智慧能源;大气环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双一流”建设核心区、科技成果转化层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将新建大科学装置包括EAST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装置、聚变堆关键技术装置、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区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国家量子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在信息领域方面,将先行谋划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量子信息前沿基础研究、量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和核心器件研发。目标将突破推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国际一流的量子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积极支持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中心)探索网络模型与演进机制、推动网络技术变革、实现网络系统与业务创新。主要目标:为突破网络基础理论科学前沿、解决网络信息产业发展和国家网络信息空间安全保障等重大科技问题提供基础平台;积极支持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研究院、地面信息港以及综合试验床。主要目标:解决我国信息网络“信息难兼容、服务响应慢、安全有隐患”的困境,实现“国家利益到哪里,信息网络覆盖到哪里”的目标;建设联合微电子中心,规划建设一条8吋、一条12吋CMOS中试线,以及必要的封装测试平台、设计服务平台、可靠性及失效分析平台主要目标:打造开放式产业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平台
能源领域方面,将支持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2016年国家发改委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列为优先启动的13个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主要目标: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主机研究设施,有力推动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立项建设;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性能,目标保持EAST在高性能稳态托卡马克运行模式等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力支持开展磁约束核聚变领域最前沿的物理课题研究;建设分布式智慧能源集成创新中心,围绕荷-源-网-储-控产业链重点研究各环节效率提升及网络供能新形态。主要目标:突破智慧能源产业前沿技术难题,建立1-2个分布式智慧能源集成示范基地,形成行业标准,扩大产业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健康领域方面,将建设离子医学中心,引进并建设安徽省首个离子治疗中心,全面开展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国产、产业化工作;建设大基因中心,瞄准人类基因研究最前沿,通过构建大数据、引领大科学、推动大产业。
环境领域方面,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是开展长期性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的实验平台和科学研究基地。将全高程大气参数和痕量成分探测系统、大气气溶胶与雾-霾相互作用实验舱、全光谱大气吸收和辐射测量系统三个核心平台的关键技术预研,建成前期验证设施(350米塔基空地一体探测平台等)。
在建设支撑共性科研需求的大科学装置方面,中心将先行开展合肥先进光源HALS预研及技术验证装置建设,合肥先进光源HALS预研及技术验证装置建设(地方支持)合肥先进光源是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将促进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有力支撑材料、能源领域发展;提升合肥同步辐射装置性能,支撑能源、信息、材料、生命和环境等领域发展;提升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保持磁场条件国际领先,支撑强磁场下多学科研究,发展高场磁体技术、超高稳定度大功率电源、高功率水冷、超高真空、超低温等技术,发展强磁场下测试表征的新技术和方法。
中心将建成共性技术研发圈
同时,中心将加强中间层建设,建成共性技术研发圈。何为中间层?中间层即围绕大科学装置集群支撑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重点攻克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关键核心技术。
中心将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支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支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建设具有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通用机械研发中心。支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孔径阵列、城市安全预警技术等创新平台。
中心还将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突破核心技术,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充分发挥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发起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计划。通过政府支持、产学研联合协作,凝聚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团队,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以重大任务为牵引,开展重大基础科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瓶颈,解决重大核心技术问题。此外,还将加强外围层建设引领新兴产业高端发展,构建全链条式产业创新体系。(记者 汪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