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你的随机性会如何促进科学进步吗?一个独特的全球项目将通过基于人类随机选择的一系列科学实验来测试物理学定律。
大贝尔实验是在ICFO(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协调下进行的一个全球性的项目,计划于11月30日当天在世界多个实验室同时进行一系列量子物理实验。你在实验中表现得越随机越接近实验目标。
实验源自贝尔不等式无漏洞检验
这个设想起始于ICFO对2015年无漏洞贝尔不等式验证实验的贡献。该实验要求密切关注随机参数的性质及其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ICFO采用了物理的随机数发生器,它能很快地产生非常纯粹的随机数。这些实验启发了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大规模人工驱动实验的设想。如物理学家摩根·米切尔教授所说:“有些物理学的深刻奥秘只能通过向自然提出不可预知的问题来研究。通俗地说,如果自然知道我们要问什么,它或许会用事先准备好的回应来欺骗我们。通常科学家们不会那么多疑,然而量子物理的有些预言是如此诡异,当我们不在观察时,那些观察对象表现完全不同——使得这种多疑是完全适当,甚至是必要的。在此背景下,做出自主选择的人类是非常有价值的。”
九个机构分别测量,三万人参与实验
11月30日,九个实验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奥地利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所等当今量子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九个合作机构分别进行。这些实验将观测包括纠缠粒子性质的诸多物理现象。中科大是唯一代表亚洲的实验机构。
ICFO的博士生卡洛斯·艾威亚是该项目的创始人,他设计了把数据传输到各实验组的平台。为了该实验项目顺利进行,11月30日当天需要至少30000人的参与。“当天,全世界各地的参与者需要打开一个专门设计的网页游戏,可以在大贝尔实验官网上找到。参与者需要输入一个尽可能随机的包含0与1的数列。这些比特流将被实时传送到各地的量子物理实验室中,科学家将利用它们的不可预测性来对量子物体包括原子、光子、超导体进行测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刘洋说。
中国的大贝尔实验团队
中国的大贝尔实验科研团队包括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潘建伟教授、张强教授、刘洋副研究员和清华大学马雄峰副教授等人。实验将在量子卓越中心(上海)进行。
潘建伟和张强是大贝尔实验中国区的负责人,他们的实验室利用接收到的自由意志产生的随机数进行大贝尔实验,测试随机数之间的关联。作为该实验的参与者,刘洋表示:“此前的诸多贝尔不等式实验分别关闭了定域性漏洞和探测效率漏洞等,但在这些实验中,使用的是物理方式产生的随机数。大贝尔实验则相信人的自由意志,由公众产生的随机数来决定实验中的重要参数,这系列实验是贝尔不等式测量的重要一步。在未来,物理学家有望利用太空实验关闭局域性漏洞和随机数漏洞,这将是在现有实验基础上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进行的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