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1月11日从省发改委获悉,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合肥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标志着我省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根据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变革性技术研究。在信息领域,建设量子信息重大创新基地、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和联合微电子中心。在能源领域,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和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在健康领域,建设国际一流的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在环境领域,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
根据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据介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统筹全国创新资源开展科技攻关。(记者 冯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