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位于皖北平原的阜阳市,是不可忽略的“大市”。它拥有1000多万人口,以“江淮粮仓”和农民工输出而闻名,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人力资源输出大市。
“大市”也有“小”的一面。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阜阳全市规上企业中95%以上为中小企业,多年来没有一家新上市企业,经济体量较小,在安徽排名较为靠后。
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阜阳如何实现弯道超车,顺利跨入安徽省第一方阵?阜阳市委书记李平认为,要实现阜阳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关键要实现工业转型升级,而工业转型升级关键靠创新,根本靠创新,出路也在创新。
近年来,阜阳市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打造发展新引擎,构建竞争新优势。当地通过打造人才高地、搭建创新平台、大力“招商引智”等措施,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助推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创新驱动:“两新”产业增速领跑全省
7月底,虽然天气炎热,但位于界首市高新区的天鸿新材料公司的全新车间内,不少工人仍在加班加点,对数台机器进行调试。再过几天,该企业的锂电池隔膜项目,将正式投产。
从最初的普通包装膜升级为生产印刷膜、扭结膜、彩膜、阻燃膜等功能膜,再到生产锂电池中关键部件——锂电池隔膜,天鸿新材料产品升级之路,就是一家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据天鸿新材料负责人胡伟介绍,从2015年开始,企业即对锂电池隔膜项目进行研发,前后投入研发资金达1000多万元,占企业年产值的十分之一。同时,企业还通过当地政府,积极联系中科院院士,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院所专家进行攻关。
高投入也带来高回报。据胡伟介绍,预计该项目正式投产后,企业产值不仅会翻几番,“还能让企业在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距天鸿科技20多公里外,位于阜阳太和县的安徽贝克联合制药研发的抗艾滋药物,不仅获得了2016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还打破了国外制药企业的技术垄断。
再向南60公里,位于阜阳市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矿磁材(阜阳)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组建成立企业技术中心,打破了行业垄断。3年多来,该企业技术中心将各类创新技术转化成了11种规模化产品系列,为企业带来新增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
在阜阳,依靠科技创新不断转型升级的企业,正在逐渐越来越多。创新驱动,已成为这个传统农业大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推进阜阳向建成区域性创新科技中心不断迈进。
据统计,2016年阜阳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增幅居全省第1位。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阜阳“两新”产业产值增速,连续居于全省首位,在皖北地区异军突起。
今年上半年,阜阳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5.2%,增幅高于全省23.2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61.7%,增幅高于全省47.1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培育创新意识: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作为一家以调味料生产和出口为主的企业,强旺集团成立发展的十多年来,也是食品和调味料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期,不少企业昙花一现 ,强旺却做成了国内调味品出口行业的“翘楚”。
多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投入,让挂在强旺集团大楼上的铭牌越来越多:“安徽省功能性复合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产业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些铭牌也见证了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为国内调味品出口行业的“翘楚”之路。
说起坚持持续科技投入源动力,强旺集团负责人张强认为,创新意识是关键,“企业不创新一时或许察觉不到,但长远看来,必然会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科技创新关键在企业,企业创新首重创新意识。“有些企业有科技创新意识,投入不断增多。但有些企业,对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认识不够,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阜阳市科技局副局长王琦介绍。
为此,阜阳市针对全市17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逐企摸排,制定“一企一策”。“目前,全市已经举办了三期企业创新能力培训班,有300多家企业、700余人次接受了科学创新能力培训。”
据介绍,该培训班主要就目前阜阳市企业创新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进行讲解,“增强企业负责人创新意识,让他们了解,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确实大有好处,加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阜阳市国润幕墙负责人刘旭对培训班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感受深刻。“我们企业以前也进行一些技术改造、升级,但通过培训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关于企业创新方面最新政策、前沿方向,为企业发展找到了方向。”刘旭说。
2016年下半年,国润幕墙投资5800多万元,从韩国进口生产线,主动对企业产品进行升级,专业生产各类新型外墙保温板材。“预计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实现税收700万元。”
此外,阜阳市还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创新发展、提质降耗等方面给予帮助。
“目前,阜阳正大力实施“千亿资金、千企技改”行动,力争在未来5年所有规上企业全部实施技改升级。”阜阳市经信委负责人称,当地将从资金、技术改造方向等方面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点线面’结合推进机器人应用、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培育打造智能产业集群。”
招才引智:从“人力资源大市”到“人才大市”
“这就是泡沫铝,它虽是金属,却能漂浮于水面;轻似塑料,却有相当的坚硬性。”在位于界首市的新方尊科技公司内,该公司副总经理谢峰告诉记者,这个犹如“黑科技”的铝块,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防撞击材料,在同等强度下,其重量只有钢铁材料的1/5,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据谢峰介绍, 高铁、 飞船里都应用了这种产品。2014年,该公司泡沫铝项目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新材料组全国第二名的优秀成绩。
据了解,新方尊泡沫铝团队入驻阜阳界首市。“团队的骨干力量均是清华大学毕业,曾在清华大学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过的研究人员。”
据介绍,新方尊落户阜阳后,界首市不但给予企业1000万元项目资金,还帮助企业争取了1000万元省高新技术专项资金,而正在建设的二期生产线,所有基础设施都是界首市工投负责投资建设。
目前,新方尊科技生产的泡沫铝和泡沫铝防撞梁产品技术和市场份额全省领先,已在“大众”系列6款轿车的防撞梁上应用,同时大力开发研发第二代泡沫铝连续生产技术。“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谢峰说。
“过去只是片面的招商引资,只看投资、收益,现在我们既要招商引资,更注重‘招才引智’。”阜阳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每年专门拿出资金用于鼓励高层次人才团队落户阜阳,培育前瞻性新兴产业。”
阜阳市委书记李平介绍,目前阜阳市在打造人才高地上求突破,不拘一格引才育才用才,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技术创新创业。
据了解,为了引进人才,阜阳市专门出台了《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政策》等文件,拿出真金白银用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创新创业,支持高层人人才团队。
目前,阜阳欣奕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光阻剂研发团队、北矿磁材(阜阳)有限公司的节能电机用注射成型永磁材料创新团队、汉和无人机、金鹰兄弟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先后落户阜阳。同时,阜阳在全市已有2家院士工作站的基础上,还拟建3家院士工作站。
阜阳还陆续出台政策,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企业家培育集聚等重点人才工程,积极推动阜阳师范学院创建大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创新型工匠大市,不断推动阜阳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大市”转变。 (记者 姚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