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我国成功研制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

   2017-07-27 安徽日报1版
38
核心提示:本报讯 7月26日上午,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研制的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研制成功。此次

本报讯 7月26日上午,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研制的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研制成功。

此次研制成功的磁体馈线系统是ITER部件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包含31套不同的馈线,单套长度30~50米,总重超过1600吨,共计6万余个部件,作为ITER超导磁体系统供电、冷却和提供诊断信号的关键集成通道,被称之为ITER主机的生命线。项目承担单位攻克了众多技术难点,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接头、低温绝热、低温高压绝缘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国际领先成果。研发的万安级高温超导电流引线,集高载流能力、低冷量消耗和长失冷安全时间三方面优势于一体。

这项技术替代了日本等发达国家提出的原ITER铜电流引线设计,大大降低了ITER的运行成本和低温系统的建造投入。研发的68kA级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更是创造了在85kA下运行1小时,90kA下运行4分钟的世界纪录。研发的盒式高载流低损耗超导接头,接头电阻达到0.2纳欧级的世界领先水平,极大地保障了ITER装置主机的安全运行。

专家介绍,此次我方承担的ITER任务100%国产化并以优异的性能指标通过国际评估,产品质量100%满足ITER要求,并在七方中首个交付ITER现场,进度在七方参与国家中居前列,创造多项第一。ITER组织两任总干事评价“中国在采购包研发生产方面领先于各方”。

通过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和参加ITER计划,我国自主发展关键聚变工程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多项中国创造,填补国际空白,形成了在低温超导材料方面我国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高温超导电流引线100%由我国提供的局面。实现了超导材料、低温材料、大功率电源器件等技术和部件从无到有,到规模化生产并向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飞跃。

核聚变能因其清洁、环保、安全、原料丰富等特点,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由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韩国、印度等七方共同参与的国际大科学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ITER也是实现未来商业用聚变能的关键一步。 (记者 汪永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