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围绕这一精神,安徽省全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在积极助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同时,努力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
我手中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一台不平凡的显微镜,它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这么小的物件,不仅市场价值至少是一百万元人民币起步,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清晰地观察到比头发丝直径还要小一百万倍的东西,形象地说,如果我们把头发丝放进去观察,它扫出来的断面相当于是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用于超强磁场中的原子分辨率显微镜。
这一在世界上实现颠覆性突破的高精尖技术是由中科院强磁场中心陆轻铀研究员创造发明的,他告诉记者,能够清晰地发现超强磁场中原子结构的变化,是前沿科学寻求新发现的前提条件,但之前受超强磁场环境中的空间限制和强大的震动干扰,现有的观测设备根本无法捕捉到原子的运动轨迹。依托在合肥的中科院强磁场中心实验条件,陆轻铀带领着团队经过多年的反复攻关和实验,对传统显微镜中的核心结构进行了创造性地研发和制造,彻底解决了这一国际性难题。
中科院强磁场中心 研究员 陆轻铀
我们是第一个能够在水冷磁体,超强磁场中得到原子分辨率图像,这就为我国在超强磁场中,材料结构、原子分辨率成像等等可以做出第一步的探索。
这一重大突破,不但使中国实现了在全球率先对25万高斯以上超强磁场中的原子结构进行科学研究的梦想,而且得益于安徽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成功在合肥转化的这种原子分辨率显微镜,已开始进军国际科研市场。
中科院强磁场中心 研究员 陆轻铀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作为我们科研人员,感到非常地振奋,我们也正在加强科研力度,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凭借着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及同步辐射三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安徽的基础研究水平已经处于全国前列。从目前国外的经验来看,“沿途下蛋”是大科学装置在基础研究过程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
安徽省科技厅 厅长 宛晓春
就是说我们在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的同时,我们还会派生出其它的一些新的技术,那么这样的一些技术再在我们安徽当地进行产业化以后,为我们安徽的下一步的产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重大的意义
自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来,安徽就不断加大投入,在积极搭建产业对接平台的同时,还全力向国家争取更多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就在11月初,合肥建设国际上最先进的低能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预研方案,在顺利通过专家论证后正式启动实施。届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会形成一个由多个光源组成的世界先进光源集群,每年都将吸引数万名全球科学家聚集到这里开展科研工作。
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 陆亚林
有这样一个集群以后我们能做什么,那首先我的最高亮度我就可以把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提高到极限,我们把以前我看不见的东西我又能给他看见,我满足功能材料,满足能源催化过程,环境还有健康医药等等这些方面,所以呢我们定位也是非常清楚的。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目前,安徽正在结合“三重一创”,全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包括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质子医学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借助于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仅今年以来,安徽就先后取得了超导托卡马克101.2秒放电、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建成使用等多项世界性突破以及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一大批领先全国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安徽在全国的创新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渌
我觉得为什么合肥这个中心能够取得那么快的成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合肥能够吸引非常优秀的人才,组成非常优秀的团队,我相信在未来的10年20年里面,安徽一定会在我们国家这个创新产业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章政 姜相民 刘雪瑶 张锡强 孙景超 朱柏杨 宁可珂 宣城台 章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