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人工智能高分通过“医考” 致力成为医生助手

   2017-11-14 人民网-安徽频道
31
核心提示:人民网合肥11月14日电11月6日,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结果及合格线公布,由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

人民网合肥11月14日电 11月6日,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结果及合格线公布,由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智医助理”机器人以456分的成绩,位列安徽省两万多名考生中前100名,超出临床执业医师笔试合格线96分。

其实,早在2016年,科大讯飞就开始发力医疗领域,从最初的语音电子病历到影像辅助诊断,再到“智医助理”机器人参加医考,人工智能一步步被应用于医疗实践。

清华讯飞联合实验室主任吴及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让“智医助理”参加医考,主要是因为医考考题既有医学的基础理论,又有来自于临床实践的大量经验积累,可以较为准确地测试出机器人能否达到执业医师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运用水平。

众所周知,执业医师考试的目标是规范医师执业资格准入,提高医师业务能力和水平。考查的是考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研发医考机器人的关键所在。”吴及说。

回顾“智医助理”参加医考,在为期2天共4场的考试中,机器人的实际答题时间分别是17分36秒,13分46秒,15分09秒和16分44秒,456的总分超过了安徽省90%以上的考生。

那么,是不是通过了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就能成为一名临床大夫?科大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给出的答案是:显然不能。

医考考题既考察对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又通过临床案例考察医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仅仅依赖于计算机的记忆能力和快速检索能力来答题,成绩一定不容乐观,这就如同靠死记硬背不可能成为一名好大夫。”科大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打比方说。

在他看来,医考机器人是在执业医师考试的特定场景下参加测试的,考得好仅能说明机器人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运用能力,这和医生实际的诊疗工作场景差别还悬殊很大。

陶晓东介绍说,研发“智医助理”的目的并不是用来替代医生,而是辅助医生从事诊断医疗。“我们希望通过‘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使得我们医生的水平提升,优秀医生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简单来说,“智医助理”能够在医生日常的诊断过程中发挥诸多作用。根据病情,医生和“智医助理”会同时给出诊断建议,如还不能确诊,“智医助理”和医生都可以要求再做进一步的检查,直至最终对复杂的病情进行确诊。

陶晓东认为,在“智医助理”的帮助下,疑难杂症不仅能够更快得到确诊,也可以缩短诊疗周期。这才是“智医助理”的目的所在。

“智医助理”成功通过医考,固然给业界带来不小的鼓舞。但陶晓东坦言,“智医助理”取得了好成绩,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开端。“我们希望通过‘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为广大医生、患者提供帮助。”

据了解,下一步,关于“智医助理”的医学考试方面的成果,将会在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智医助理”机器人也将致力于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疗,成为医生临床工作中的助手,走入医院、社区和家庭为病患服务。(汪瑞华)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