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产业创新,绽放美丽风景

   2018-03-07 安徽日报6版
50
核心提示:科技创新活动,最终要体现为产业成果,才会变成现实生产力。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进步对经济

科技创新活动,最终要体现为产业成果,才会变成现实生产力。

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9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4%、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4.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8%、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5%……去年,我省产业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支撑性产业成果,创新型产业逐步从“盆景”变成“风景”。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五会”上,省委书记李锦斌多次指出,要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平台,全力推进创新型产业发展。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培育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和行业“小巨人”

“大家好!我是俎江涛,这里是FM95.3股市广播,欢迎收听《南方财经报道》……”3月1日上午9点,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节目主持人俎江涛的声音从电波里传出,但这一次不一样。此次“主持人”的亮相,是科大讯飞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跨界合作的创新成果,通过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模仿真实主持人的声音,并将其应用于财经新闻播报。

在智能语音人工智能领域,科大讯飞通过科技创新不仅成为行业翘楚,而且跻身全国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到2020年,其教育、政法等四大业务收入有望突破400亿元。

在技术创新领域,企业是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明确要求。

近年来,我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培育了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应流集团、国轩高科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和精特新企业,诞生了2个制造业世界单打冠军和68个全国单打冠军,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世界第一,华米智能手环累计出货量世界第一,合力叉车连续26年蝉联中国叉车行业第一。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310家,较上年净增447家。

今年,我省将支持优势骨干企业进行科技攻关、人才引进、新产品开发等活动,加强对企业的创新支持,培育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和行业“小巨人”。“我省还将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双千’计划,遴选1000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备案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争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 ”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表示。

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发展创新型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2017年12月20日,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第10.5代线提前投产,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新的里程碑,带领全球进入大尺寸8K的新时代。康宁10.5代线投产、彩虹(合肥)光伏玻璃二期点火、晶合晶圆、新汇成等项目量产……去年,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结出累累硕果,多个重大项目开始发力,目前正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迈进。

下好创新“先手棋”,培育发展新动能,必须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

统筹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去年,我省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语音等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蓬勃发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4%、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4.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8%、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5%,科技之花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

当前,我省正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持续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推动尖端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资源,打造全链条式的产业创新体系。“今年,我省将支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在智能装备、智能语音、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开展研发攻关,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均较上年增长13%左右。 ”宛晓春说。

聚焦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转移转化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北航科学城……在合肥,一大批新型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搭建成果转化桥梁,催生了量子通信、离子医疗、公共安全等诸多新兴产业。为推动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我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量子信息科学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推进关键工程建设,助推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演变成创新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成为现实力量和第一生产力。在这一“蝶变”的过程中,各类协同创新平台至关重要。

在“科技五会”上,我省设立量子信息科学安徽省实验室等10家首批安徽省实验室、人工智能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10家首批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创建国家创新基地“预备队”、省级创新基地“先锋队”。围绕重大发展需求,我省正全力以赴推进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创建,打造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等一批产业创新转移转化平台。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院士工作站分别达到70家和209家。

“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衔接,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推动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本报记者 桂运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