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蚌埠工业发展总量、质量和结构都在显著提升。全市已形成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拥有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北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老工业基地、国家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等战略平台,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等国家级政策,成为全国最大的滤清器制造基地,柠檬酸产量居世界第三,氯化苯、ITO导电膜玻璃产量居亚洲第一,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产量居亚洲第三,电子孵化设备产量居全国第一,汽车起重机产量居全国第三。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决策部署,集中资源优势,攻坚产业发展重点、难点和制高点。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信息显示超薄玻璃厚度突破0.12毫米,国内首条1.5G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一期)产品成功下线。主攻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合老工业城市实际,先后实施“五大机”、烟厂、酒厂等退市进园,加快推进西部城区 5户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12户商混企业退市进郊和23户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主攻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设立市“工业设计专项资金”和10亿元“育珠设计产业基金”,连续承办四届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创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2家、省级11家。
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以放活、减负、解难、增效为方向,持续优化政策扶持,不断激发企业活力。一是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凯盛集团、豪威科技等优势企业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巩固蚌埠玻璃设计院在玻璃新材料、德豪润达在倒装芯片等领域领先地位,引导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安徽柳工等扩大对外合作。目前,全市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609户,蚌埠玻璃设计院综合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二是助力中小企业做精做专。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130余万平方米,引进入驻企业200余家,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专业镇总数达26个,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200户。三是助力民营企业做新做活。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行走企业”活动,为企业解决问题1800余个。出台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政策措施“35条”,2017年,为企业减免抵退各项税费55.8亿元,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3.4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居全省第 1位;增加值总量占GDP比重达63.4%,占比提高点数居全省第1位。
坚持把创新摆在工业发展核心位置,抢抓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遇,强化创新平台培育、科技成果供给,着力提升质量品牌。打牢创新平台基础,依托驻蚌单位创新优势,谋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产业基地,累计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2家。加快创新技术攻坚,成功攻克薄膜太阳能电池高应变点玻璃生产工艺、4G综合检测仪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中国电科第41所、蚌埠玻璃设计院、环球药业研发的成果连续三届分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目前该市已有6项重大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全省第2。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中航三鑫光伏玻璃智能化深加工生产线成功试产,铜铟镓硒太阳能组件制造公司薄膜组件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累计培育安徽工业精品28个,中国驰名商标6件、省著名商标109件。
着力把培育新产业、发展新技术作为项目工作的重点,紧紧抓住项目谋划引进、实施建设、投产纳规三大核心环节,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支撑。强化项目谋划引进。围绕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培育,2017年谋划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323个,完成工业投资,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783.6亿元,完成技改投资480.26亿元,同比增长36.5%,居全省第2位。强化项目调度推进。按照“四督四保”要求,坚持周分析调度、月督查推进,2017年推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40个,其中续建项目10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133个。三是强化项目支撑保障。加快市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发展,完善固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沫河口精细化工产业园基础功能,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达 8个,建成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十三五”攻坚之年,是全市工业转型发展、建设制造强市的关键时期。蚌埠市坚定“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精品化和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拓展提升工业发展战略平台,全面构建工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创新水平,优化提升工业发展服务保障。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为原则,以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周调度、月推进”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为保障,统筹推进产业、创新、金融、人才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全力服务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