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新品种599个,示范新技术266项,开展技术培训401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785人次……这是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服务“三农”工作亮出的成绩单。
安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安农大)是安徽省省属重点农林类本科院校,自1985年响应国家科技扶贫号召开启“大别山道路”以来,服务“三农”一直是安农大专家们的坚持。
近年来,安农大在安徽各地共组建了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选配50名资深教授担任产业联盟首席专家,组建了由300多名中青年专家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把课堂开到田野山坡,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以科技引领江淮大地乡村振兴。
做解决问题的人
安农大开启大别山道路的第一年,也是安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福宝走上服务“三农”道路的第一年。30多年来,他走了50多个市县、100多个乡镇,培训和指导一万余人次。他为畜禽养殖“传经送宝”,成为养殖户信赖的“智囊”。
然而,赢得养殖户的信任并不容易。他清楚地记得2014年6月,他到安徽省金寨县古碑镇调研时第一次见到猪场老板宋永堂时的情形。当时,宋永堂满脸愁容,情绪焦急,对专家的到来似乎“并不欢迎”——原来养殖场母猪繁育、仔猪保育、育肥猪饲料配制、疫病防控等技术缺乏,特别是仔猪白痢病泛滥,成活率低,猪场处于亏损状态。
了解情况后,作为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生态养殖产业联盟首席专家,李福宝立即组织专家团队针对猪场存在问题提供了整套解决方案和全面技术指导,这让宋永堂的养猪场“起死回生”。宋永堂后来也坦言,猪场能有今天,“多亏了李教授和他的团队”。
在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里,“起死回生”的故事时有发生。
安徽无为水产养殖场是长江边的一家国有老场,多年来以繁殖草鱼、花鲢、白鲢等为主。随着市场的变化,该养殖场近年来常规苗种滞销,企业发展困难,甚至连发工资都成问题。特种水产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安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万全了解情况后,带去了青鱼、鳜鱼的繁殖技术,技术力量的注入让企业在第二年就扭亏为盈。
前几年,金寨县引进四川猕猴桃品种种植,结果猕猴桃水土不服,屡患溃疡病,损失严重。2013年安农大园艺学院教授朱立武来到金寨县展开技术指导,带去了自己多年培育的抗溃疡病新品种“皖金”,指导当地猕猴桃合作社繁育苗木。结果证明,在同一块地种植,原来的植株濒临毁灭,“皖金”却硕果累累。
在“皖西生姜第一镇”金寨县双河镇,受长期连作等多种因素影响,生姜病害逐年加深,特别是姜瘟病的危害,给生姜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安农大园艺学院研究员汪承刚为双河镇制定了生姜生产技术标准,规范种植技术,促使该镇生姜亩产平均提高到2500公斤左右,总产值达1亿多元,全镇户均收入增加1.7万元以上。
安农大专家们带来的知识“金点子”和科技“金刚钻”,不仅药到病除,还让当地农业产业兴盛起来。
为什么安农大的专家们“有本事”“靠得住”?“你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讲得他心服口服,还要做给他看,保他的产量。”汪承刚说。万全也表示,跟老百姓打交道,一要结合实际“接地气”,二要解决问题,“光说还不够,还要试给他们看”。
因地制宜提供技术方案
优质水稻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安农大农学院教授武立权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武立权和他的团队“边研究、边应用、边示范、边推广”,先后建立试验基地12个、示范点19个,形成一套节本增效关键技术体系。
武立权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安徽省水稻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六,但水稻单产却不高,与周边省份有较大差距。围绕节本增效,他带领团队为皖中和皖南地区水稻发展制定了不同技术模式。
皖中是安徽省水稻高产区代表。合肥庐江县王士照家庭农场种植水稻小麦1000多亩,以前缺少农业科技帮扶,按照传统的种植模式盲目种植,产量不高。在武立权团队的指导下,他采用了品种示范、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控等综合生产技术,很快尝到了甜头。利用团队引进的水稻钵苗机械摆栽技术,平均每亩增收400多斤,增收200多元。
“皖南则是特殊生态区,不是传统的高产区,然而,当地农民在生产时,仍然盲目追求产量。”针对这种情况,武立权团队向当地政府建议,改变追求高产的思路转而追求品质,发展绿色优质水稻。当地两个家庭农场的实践证明,种植中高端水稻,亩产效益由原来约200元/亩,增加为约600元/亩,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地处大别山的金寨县的生态环境十分好,在把脉金寨县养殖业时,李福宝建议,金寨应该走适度规模的特色生态养殖之路。
“第一,一定要适度规模,从疫病防控、生态保护等方面来看,养殖规模过大存在很多弊病;第二,要抓特色,发展黑毛猪、大别山黄牛和皖西白鹅。”李福宝说。
他带领团队从畜禽生态养殖模式、标准化畜禽圈改造、地方品种保护和改良等方面入手,推广了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和人工有机肥制作等多项技术,制定了“大别山地方黑猪生态放养技术标准”等,推动生态养殖技术落地生根。
把“单一服务”拓展到全产业链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无法再靠科研人员“单打独斗”来解决。
这也是安农大和各地共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的原因。联盟团队作战的优势变“散兵游勇”为“正规军”,把“单一服务”拓展到“全产业链”。
以前,在合肥庐江县开展水稻小麦标准化种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王玉坤要解决哪个环节的技术问题,就联系对口专家。现在,包括小麦、水稻、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生产等不同产业体系的联盟专家都成为了他的“智囊团”。
去年安农大水稻团队指导他采用机械化插秧技术,大大提高了插秧效率,以前一个人每天只能插秧0.6亩左右,现在机械插秧一天可以作业40~60亩,效率提高了50多倍;测土配方施肥团队帮助他开发了智能配肥系统,根据不同地块土壤情况可进行精准施肥,仅此一项成果就使每亩地成本费用节约60~80元。
“科技推广和服务需要载体,在成果、产业和市场之间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畜禽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安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陈宏权从事技术服务多年,他深知零星的技术服务难以改变企业的技术盲点。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带领团队,通过咨询会、研讨会和现场勘考的形式,先后凝炼服务对象的重点技术需求事项128件,制定出养殖场疾病监控净化方案,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为养殖场畜禽进行体检,涉及猪羊禽上百个指标体系,出具预警报告,并提出大量的补正措施和一对一培训。这种综合服务模式,为企业进行了全面技术武装,让企业发展不再有技术隐患。
在此基础上,陈宏权联合服务对象,集成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畜禽生产,制定《畜禽产业联盟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完成14个控制规程和4个工作指导书,将技术推广、服务和生产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上,通过了ISO 9001认证。
联盟的成立就是要从服务一个“点”到服务一个“面”,再到服务一个“产业”,安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华君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盟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实现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基层农业技术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了科研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记者 胡璇子 通讯员 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