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 深化协同合作 贡献安徽力量 高质量推动一体化发展

   2018-07-06 中安在线
78
核心提示: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开启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作为奋斗新时代长三角改革开放再出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开启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作为“奋斗新时代——长三角改革开放再出发”沪苏浙皖大型新媒体采访报道中的一项重要活动,7月6日上午,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接受长三角新媒体记者集体采访。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包括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开启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思想深刻、立意高远,为我们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邓向阳在回答安徽新媒体集团中安在线记者提问时表示,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李锦斌书记、李国英省长多次专题研究,当前正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及上海会议精神,分解落实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近期工作要点和会议纪要中明确的事项,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为务实的作风,融入一体化发展大局。

安徽2008年加入长三角“大家庭”,到今年正好10年。邓向阳说,安徽加入长三角的这10年,既是长三角勇立改革潮头、推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安徽拥抱长三角、实现大发展的十年,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开放空间全面打开,推动了安徽与沪苏浙的产业分工合作,推动了三省一市的产业链深度融合。“在皖投资的企业主要来自沪苏浙地区,去年实际投资占比接近47%。”

安徽地处长三角腹地,全境几乎都在以上海为圆心的五百公里经济圈范围之内,在接受辐射方面有近水楼台之利。邓向阳表示,安徽将以差异化协同发展为着力重点,立足省情、扬皖所长,对接上海、携手苏浙,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安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具体来说,就是打造长三角创新‘高地’,守护长三角生态‘绿肺’,当好长三角产业发展‘驱动’,畅通长三角能源供给‘渠道’。”

安徽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有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3个科学中心,长三角占了2个。在回答上海东方网记者“两个中心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合作意向”时,邓向阳说,上海与安徽,张江与合肥两个科学中心将在技术创新网络、科技重大专项攻关上携手并进,“支持上海张江实验室、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立足主场、面向区域,互设分支机构,在‘各美其美’基础上实现‘美美与共’。”

安徽一直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今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沿江城市全面排查整治环境问题,有力保证了“一江清水向东流”。安徽和浙江在跨省水环境治理方面多有合作,在回答浙江在线记者提问时,邓向阳介绍,上个月,锦斌书记带队,从长江安徽段起点同马大堤出发,沿江而下至终点驷马山,昼夜兼程1000多公里,边走边看、边访边查、边议边改长江安徽段建设,回来后研究制定了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意见,为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积累经验、探索道路。他透露,目前,皖浙两省正在和财政部、环保部密切衔接,研究签署新一轮新安江生态补偿协议。

苏皖两地历史上本就是一家,历史、文化积淀深刻,交通、规划上有相当部分重叠,都市圈互动合作优势明显。在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大背景下,苏皖两地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上还会有哪些新举措?邓向阳在回答中国江苏网记者时提问时指出,皖苏两省将进一步织密合作网,让交通更互通、产业更互融、民生更互惠、城市合作更互动。包括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促进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推进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支持建设“一站式”“一体化”医疗预约挂号服务,支持宁马市民卡互通等,让两地人民在一体化中更有“获得感”。(记者 邹德才 彭旖旎 苏艺 徐慧冬 喻学超 王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