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合肥高新区:领军企业搭建创新型城区建设载体

   2018-10-18 中安在线
35
核心提示: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经过27年的奋力建设,1991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合肥高新区在新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经过27年的奋力建设,1991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合肥高新区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以科大讯飞、科大国盾、四创电子、华米科技、阳光电源、科大国创、安科生物等领军企业为首,形成了人工智能、公共安全、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高端产业集群,为高新区乃至合肥市创新型城市(区)建设搭建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成为其主要载体。

10月17日,参加“第十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的参会人员一行走进合肥高新区,参观创新型产业企业代表,实地感受合肥市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及进展。

布局世界最前沿技术瞄准肿瘤治疗

“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带动我国生物制药进军高端、布局世界最前沿技术研发引领行业进步。”是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业目标。

目前,该公司以抗肿瘤、第三方临床检测为最主要的两个产品研究领域。其中,在抗肿瘤方面,该公司拥有以CAR-T为代表的肿瘤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验点抑制剂开发以及肿瘤靶向基因-病毒治疗三大项技术。

据悉,近三年来,安科生物先后投入一亿元新建研发中心综合楼、安徽省首条500L规模抗体药物生产线、转化医学中心,公司研发器设备原创之达到8098万元。

智能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让人开眼界

中国声谷展厅内,工作人员向参观人员展示了咪鼠科技的即时语音转文字鼠标、能纠错评分的克洛斯威智能钢琴等智能产品,引发了众人的广泛关注与称赞。

“中国声谷”是由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通过产业环境完善与孵化培育创新,中国声谷先后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粒子空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个“国”字号招牌,形成了产业特色明显、技术领先、配套齐全、辐射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2017年,中国声谷基地年产值510亿,增长了55.9%。在中国声谷基地,此类初创科技型企业共有300多家,是助力合肥智能语音、智能交互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此外,还有跟进在谈的人工智细分领域项目超过200个,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聚焦源头创新

随后,参观团一行又走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参观了解了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据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建设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截至目前,安徽省、合肥市已经累计投入建设补助资金20.5亿元,投入各类项目、人才资金1.3亿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投入项目经费、人员经费6085万元,主要用于打通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通道。在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围绕电子技术、未来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4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目前已经成立量子计算与精密测量10个技术转化中心和49家联合实验室;已申请专利141项,累计引进各类人才552人;累计孵化企业212家,注册资本金12.16亿元,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家,与67家孵化企业签订投资持股协议。

合肥市近年来科技发展不断获取硕果,创新氛围浓厚,与其高度重视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离不开。目前,新兴产业正在合肥高新区加速崛起。截止今年6月30日,全区市场主体达30019户,是1991年建区时的2144倍,近三年增速保持在40%以上。

此外,为聚焦源头创新,鼓励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在合肥高新区落户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合肥高新区出台了“创新十条”政策,结合贡献情况,给予每家最高5000万元运营经费。(记者:章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