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0月2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全国省会城市里并不显山露水的安徽合肥,凭借数十载执着做强基础研究,培育产业、吸引人才,打造出一片创新发展的广阔天地。
在合肥金寨路边的中国科技大学东区理化大楼中,一间外表普通的实验室里,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管线及各类光学和电子设备。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就是在这里不断攻关,今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
潘建伟:是量子信息技术在更深层次下的一个新的应用,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将来计算能力的提高之后,在智能化的社会里面,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从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到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潘建伟及其代表的中国量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创新之都”合肥厚积薄发的一个缩影。从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到1989年提出“教育为本、科技立市”方针,几十年一根接力棒传递至今。
合肥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范观兵:2003年我们是国家首个科技创新试点市,这是合肥第一个系统地围绕科技创新这一块,提出了自己的合肥科技创新的路径。
基础研究领先、应用研发见长是合肥科技创新的鲜明特色。如今,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的32.8%和56.1%。去年,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北京、上海一起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未来七年,合肥还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进一步支持人才到合肥创新创业。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合肥特别是在创新发展方面,一定要坚持等高对接、抬高标杆,坚持科技引领、人才支撑,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记者: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