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改革发力,点燃创新引擎

   2018-12-07 安徽日报1版
42
核心提示:1985年,我省全年仅申请专利118件,2018年前三季度,我省共申请发明专利100738件;1988年,安徽省高新技术

1985年,我省全年仅申请专利118件,2018年前三季度,我省共申请发明专利100738件;1988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只有1059万元,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超过2万亿元。2012年以来,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这一串串数字,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科技创新领域发生的变化。仔细梳理40年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推动科技创新发生巨变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当数贯穿其中的科技体制改革。
打破“大锅饭”,开放技术市场

“是继续呆在安徽生物研究所里端铁饭碗,还是‘下海’找饭吃? ”28年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宋礼华面临人生最重要的抉择。他所在的安徽生物研究所是当时全省19个开发性研究所之一,也是最早一批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省属院所。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科研人员面向市场找选题,转化成果创收。宋礼华选择了“下海”创立安科生物。随着公司上市,安科生物实现了从一个项目到一个成果、再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的华丽转身,使安徽的生物医药在国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198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我省随后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推动省属科研院所改革拨款制度,打破“大锅饭”的局面,开放技术市场,改革科研人员管理制度……在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引导下,我省科研人员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那一时期的科技体制改革可以用‘两放’来概括:即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人员。那时我省开始建立技术市场,成果可以买卖,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辑告诉记者。

2000年,国家七部委出台政策,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带成果进入市场经济大潮,倾力而为实现成果转化。安徽省政府、合工大也随即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尤其是合工大给出的“产权清晰,人权模糊”的政策,十分给力。这个政策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教师办企业可保留原单位编制;二是从企业的技术股权中给予科研人员一定奖励。在学校的支持下,2001年,工大青年教师魏臻毅然“下海”,创办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的打拼,公司在没有任何外部融资的情况下,资产增长近百倍,发展出矿山安全监控技术体系、铁路信号和智能运输调度两大主导产业,前者在国内排名第一,后者在国内位居前三,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领军企业。

一项项改革措施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创新动力,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4858家,成为全省经济领域中夺目的亮点。
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创新体系

进入21世纪,我省审时度势,把新世纪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采取多种措施将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当中国加入WTO时,汽车曾是国人最为担心的产业之一。但是,奇瑞汽车连续10年创造自主品牌出口第一的业绩,又让国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10多年来,奇瑞通过自主创新,在TGD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DVVT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CVT无级变速器以及新能源等一大批国内尖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带动了全系产品的全面技术升级。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截至2016年底,奇瑞累计申请专利14316件,授权专利9155件,在全国汽车行业遥遥领先,奇瑞也成为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

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安徽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2004年,合肥市获批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对科技的支持、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越来越多。2006年7月,合肥在全国各省、市中最早制定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的政策,出台了《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安徽出台政策,规定所有科技攻关项目都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实施,新建的科技研发机构也一律放在企业。受益于这个政策,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获得了国家财政对企业创新的有力支持,涌现出美亚光电、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

企业创新主体建设收获了丰硕成果,到2012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建立科研机构的企业占比居全国第二位,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幅达42.26%,居全国第三位,企业研发人员占全社会研发人员比重达63.5%,居全国第十位。80%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企业或由企业承担。
出台“1+6+2”政策,释放改革红利

在考察了全国多个地方之后,2014年,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最终决定把微小型燃气轮机项目放在合肥巢湖。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公司总经理谭春青告诉记者:“巢湖的区位优势和综合优势一般,但创新条件与环境好。 ”除了重视创新增加了吸引力,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也发挥了磁铁效应。中科合肥燃气轮机公司目前估值约4亿元,而以科技人员为主的创始团队享受高达30%的股份,“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谭春青说。

“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一直是近年来我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着力点所在。”夏辑告诉记者。2008年10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推进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拓展到芜湖、蚌埠,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自主创新。2011年7月,合芜蚌进入国家自主创新“3+1”试验示范区,3地的科技创新企业可将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35%,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形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同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成果处置权、处置收益权、股权激励税收等也比照中关村示范区政策执行。

一个个重磅改革在合芜蚌推出,使试验区迅速成为安徽创新发展的龙头,成为安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

2013年12月,科技部原则同意《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我省成为继江苏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的省份。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2014年,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的“1+6”政策,2015年省政府又对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5个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将国家重点新产品研发后补助实施细则纳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新制订加强实验室建设等3个实施细则,最终形成“1+6+2”政策和支持“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技工大省、大院大所合作等系列十条政策,逐步构建了涵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等多样化工具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记者:汪永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