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量子研究院主大楼即将封顶;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亟待启动建设;“量子科研成果”可以在合肥高新区就地转化……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量子信息科学的进展和未来。
量子研究院主大楼即将封顶
近年来,我省积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并于2017年起在合肥高新区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希望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这也是当前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昨天,潘建伟也透露了量子研究院的最新进展。他说,量子研究院是按照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建设的,其主大楼未来也将可能会成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主大楼,“目前建设进展良好,主大楼已经快封顶了。”
另外,潘建伟也透露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现状。他说,“墨子号”性能正不断改进,星地之间密钥的成码量在过去两年当中,大概提高了 40 倍,现在一秒钟能够传送40万个密钥,已能满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他说,由于目前“墨子号”只能在晚上工作,未来希望能够研制一颗中高轨卫星,使其全天候工作,确保在更长时间里产生密钥,满足业务化运行的信息安全传输需要。
量子信息科学分为“三个阶段”
公众常常对量子科技会有两方面疑问:一是它本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如何?二是在推向实用过程中,这项技术是否已经成熟?
对此,潘建伟说,其实每个人用的手机、电脑等都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成果,所以其科学性经过近百年的证实已经很好地建立,只不过大家不太了解,所以有疑虑。
对于第二个疑问,潘建伟说,一个创新性的成果,从产生到得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公众刚刚接触到一个全新领域的时候,会认为其“不靠谱”阶段,“比如量子信息科学早期曾被认为是伪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大家对它的科学性就不会怀疑。”
第二个阶段是技术“不成熟”阶段。潘建伟说,就像汽车刚刚发明的时候,前面还需要有一个引导员,时速只能开五公里左右。第三个阶段则是当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大家就认为它“不稀奇”。这时候,这个创新成果才算是真正完成。潘建伟认为,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迈进中,“这个过程需要科普,让大家逐渐了解。”
潘建伟也表示,目前研究人员们也在国家的支持下,努力扩大量子信息技术覆盖范围,通过降低成本,争取能够尽早让大众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
国内量子信息科学亟待发展
潘建伟说,早在 20 多年前,中国科大就开始了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强的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他也表示,对此不能太乐观,因为有些相关领域的优势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他说,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因此,潘建伟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另外,潘建伟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科技金融特别发达,对科技创新很有帮助。而他也看到,目前国内有一些企业家表示愿意加入到支持基础研究的队伍,“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前沿科技也需要他们的投入。”
量子科研成果可以就地转化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基础研究,也需要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对此,潘建伟也表示,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在合肥高新区建设,未来可能会成为国家实验室。而合肥高新区也是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出的好的成果,可以在高新区开始转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高新区已云集了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多家主营量子技术企业,并拥有量子关联企业 20 余家,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对此,潘建伟也表示,目前这些企业发展良好,他希望有更多量子信息科技成果能得到转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产业成果转化的全链条。”
潘建伟说,以前人们经常说“死亡之谷”,意思是说基础研究的人不关心产业化,产业化的人不太理解基础研究,而合肥高新区乃至合肥市正在努力架构桥梁,希望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他对此也满怀期待,“只要坚持下去,前途会非常光明。”
(记者 项磊 刘旸 钟虹 魏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