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点燃创新“引擎” 科技成果竞相迸发

   2019-04-25 江淮晨报8版
35
核心提示:从江淮小邑到创新之都,如今的合肥,已将科技创新嵌入了城市的基因。2017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以来

从“江淮小邑”到“创新之都”,如今的合肥,已将科技创新嵌入了城市的基因。2017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以来,合肥的科技创新发展更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一系列产业应用转化持续提速。未来,合肥将继续在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与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力的路途上,大步前进。

总书记嘱托

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追梦者说

“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研攻关”

2018年11月22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平台——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核心部件之一±185度旋转机架工程调试圆满完成,关键参数指标完全满足治疗需求。这套系统是我国首台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此次重大进展这为加速推进质子治疗国产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参与该项研究的科研人员姚瑞表示,“我们清晰地记得总书记来安徽考察时的情景,他详细地了解了我们的工作,并给予我们鼓励。”三年来,项目的工作人员牢记嘱托,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研攻关。项目参与研发人员有近百人,针对不同的子项目分为若干个“小队”。

为了完成目标,熬夜实验,成了大家的工作常态。“在一些主要部件的实验车间,每天都保持24小时有人。”姚瑞说,设备进入调试实验阶段,必须保持长时间不间断地通电运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全天都需要人值守。除了记录与处理数据,科研人员每小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巡查,防止停电、故障等意外情况发生。

在大家努力下,除了其核心部件之一±185度旋转机架,系统的加速器、治疗室设备等系统主要部件,在2018年皆圆满完成了调试,这为系统走向应用,迈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姚瑞透露,今年,将进行系统整机的调试工作。同时,将启动主加速器出束实验,该系统将争取在2019年底至2020年,完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到2021年启动临床测试计划。

“我们将继续努力研发这个项目,希望它早日走向应用,降低国内患者的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治疗水平。”姚瑞介绍,若用国外的设备进行治疗,一个疗程花费需30万左右,而自主研发的系统建成应用后,费用则能降到一半。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

研制我国首台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仅仅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一个缩影。秉持着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这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使命,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合肥竞相迸发。

其中,能源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担负着人类聚变能研究的重任。多年来,“小太阳”也不负众望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2016年,EAST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2017年,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去年,“小太阳”首次实现了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获得的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

这一重要成果,其实不仅仅是“电子温度一亿摄氏度”,更重要的是,此次实验实现了高约束、高密度、高比压的完全非感应先进稳态运行模式,这相当于模拟了未来聚变堆实验的运行。“小太阳”的突破性成果,无疑是合肥锐意进取的科学初心始终“不变”的体现,而这些成果也将为“聚变”这一世界的共同追求贡献合肥力量。

在生命科学领域,合肥也诞生出许多令人惊艳的成果。2月28日,中国科大薛天教授研究组与相关研究组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刊发论文,宣布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或将拥有裸眼超级夜视能力。

薛天表示,这项技术未来不仅能赋予人类超级视觉能力,在民用加密、抢险搜救、安全以及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还有可能辅助修复红色色盲等视觉感知波谱缺陷相关疾病,在眼底药物局部缓释、光控药物释放等方面也有可能应用。

此外,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等三大科学目标,并结合“京沪干线”实现洲际量子视频保密通信;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双中子星合并直接产物可以是磁星;研制出新型催化剂,将攻克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关键难题……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涉及多个领域。合肥,在原始创新“策源地”的打造上,正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步向前迈去。

推动成果转化,形成一批产业化重大成果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一块“硬骨头”。近年来,合肥市一直将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形成了一批产业化重大成果。

去年6月,由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药物学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急性白血病靶向药项目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该团队从2012年就开始研究这一靶向药物,经过了“老药新用”研究等多个阶段,最终成功研制出HYML-122。“过程很复杂,仅成药性优化这一项研究,就需要两年时间。”刘青松说。

经过完整的临床前评价,该药在药理、药代、毒理和药效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成药性。在相关的动物实验中,其在安全性以及实体瘤穿透性等方面都有良好“表现”,这对于急性白血病晚期出现浸润性实体瘤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刘青松表示,想获得临床试验批准很不容易,需要经过多轮测评和审查,确保可以“药物上人”。“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它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今年1月2日,HYML-122临床I期试验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该药物的研发进入了又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款合肥造“救命药”正逐步朝着临床应用的目标走去。

此外,我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在合肥诞生、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国产超导质子治疗设备旋转机架等核心设备研制成功;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低能成像能力填补国际空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等在环保和气象业务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多排光声成像技术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有望制成新一代医疗影像设备……多年来,合肥聚焦成果转化,形成一批产业化重大成果。

合肥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将持续前行。省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已系统梳理出173项重大原创性可产业化成果,并编制目录,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多家园区和企业正在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将迅速转变为推动安徽、合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记者 刘畅司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