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

   2019-05-14 安徽日报6版
45
核心提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长三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始终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如计划经济年代的“华东行政区”“华东协作区”,改革开放后的“上海经济区”,直到2008年正式提出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出发点、范围、举措和遵循的逻辑规则是不一样的。新时代,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体现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内涵,要具备新的眼光和思路。

推进长三角内外一体化协同发展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长三角地区内部空间一体化。与沿海、内陆“两个大局”的构想不同,新时代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无疑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空间,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内外两个空间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从根本上确保长三角地区自身可持续发展。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因此,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须克服片面强调内部空间一体化的倾向。

从外部空间一体化来讲,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既要反对逆全球化,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和整合国际价值链;又要深耕国内,善用本国资源和市场,不断优化组合国内价值链;二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与辐射更大区域发展的关系。既要在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合作中发挥好长三角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又要超越长江经济带,强化与鲁、闵、台的交流合作,辐射带动整个华东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地方品质驱动的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腹地辽阔,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经济核心区。毫无疑问,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将建成具有全球运营能力的巨型城市群,也意味着要构建世界一流的高精尖现代化经济体系。高精尖现代化经济是以知识创造、流通和应用为基础的。与传统经济不同,它的产品生产活动与知识创造活动在空间上是高度共聚的,即知识在哪里创造、产品就在哪里生产。因此,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精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打造世界一流的知识创造、流通和应用的创新生态圈。

创新驱动本质上就是人才驱动。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圈,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圈。人才偏好高生活品质的地方,必须结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地方品质战略,把丰富和发展优质个人消费和公共服务、改善建筑和生态环境等放在优先位置,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品质生活圈,从而培育、吸引和留住人才。

探索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从空间关系来看,一体化包括两种形态:一是基于职住合一、通过贸易和要素流动联系的空间一体化;二是基于职住分离、经由通勤联系的空间一体化。目前,长三角地区已从基于职住合一的空间一体化扩展到基于职住分离的空间一体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区正融合成为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长三角地区要适应这种趋势,深入推动都市圈导向的一体化发展。

推动都市圈导向的一体化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大中小微都市圈的发展关系。在市场化、全球化条件下,为了吸引投资者、企业、人口、旅游者、公共建设资金以及像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可证明发展品质的节事,都市圈之间自然会展开竞争。这种竞争有利于创造更好的个人或家庭、企业发展环境,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最大限度提升社会可持续生活标准,因而国家应当对各种不同规模的都市圈一视同仁,为它们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目前,长三角地区都市圈既表现为沪宁苏杭甬等几个主要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通过通勤联系组成各自的都市圈,也表现在各级中小城市甚至小城镇经由通勤联系与周边地区组成大小不同的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结合地理条件和以都市圈为导向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率先探索大中小微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新的体制机制。

加快建设和升级合肥滨湖科学城

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地区发展水平不一、人口过密过疏并存的问题。合肥都市圈作为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三角科技中心城市,无疑要发挥带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作用。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合肥科技中心功能一直在强化,其标志性事件包括:1970年中国科技大学整体搬迁至合肥。1978年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设在合肥科学岛成立。1984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中国科技大学奠基。1999年合肥与北京、成都、西安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2003年原中科院合肥分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9年合肥成为国家第一批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2016年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在合肥成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获批。2017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经过近50年发展,合肥正在崛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城市。发挥合肥都市圈带动安徽崛起、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国家创新发展转型的作用,关键在于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迎接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把合肥都市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之都。当前,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并促进其升级为国家层面,是加快把合肥都市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之都的必由之路。

(作者杨开中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