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合肥:新科技护航城市安全“生命线”

   2019-05-27 新华社
34
核心提示:新华社合肥5月26日电燃气泄漏、供水漏失、桥梁安全等依靠科技便能监测、预警;短短5年,城市安全产业从无到

新华社合肥5月26日电 燃气泄漏、供水漏失、桥梁安全等依靠科技便能监测、预警;短短5年,城市安全产业从无到有,辐射全国……作为清华大学与安徽省合肥市“校地共建”的创新平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不仅通过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护牢城市安全“生命线”,又以应用带动研发,走出一条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改革创新之路。

面向城市新风险 守护安全的底气何在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桥梁和供水、燃气等地下管网数量激增,并行与交汇的情况愈发复杂,耦合风险易发多发。面对新风险,如何守护城市安全?

“这儿周边人口密集,一旦燃爆,将造成不良后果。多亏‘智能系统’提醒,我们及时开挖抢修,发现是管道内部腐蚀导致。”说起不久前的一起泄漏事件,合肥燃气集团调度中心副主任严宁宁心有余悸。

 严宁宁口中的“智能系统”是指清华合肥院研发设计的城市安全监测系统。

 走进清华合肥院监测大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显示着燃气、供水、桥梁等城市“生命线”的实时监测情况。如针对每个被监控的桥梁,会显示位移、加速度、应变等多类型曲线。这些曲线随着车辆驶过桥梁而呈现不同变化,一旦出现超载、桥梁受损等危险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再如供水监测,会预警压力变化、漏失、用水量异常等不同状况。

 “24小时不间断监测,监测里程已超过2200公里。”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合肥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说,智慧监测的科技领先处,在于依托安全科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对城市“生命线”的全面感知、实时监测,进而做到预警预防。

科技领先背后是一次次艰难的技术攻关。袁宏永说,以燃气漏失监测仪为例,国内外市场上没有能兼具抗“高腐蚀、高潮湿、强酸强碱和往复式水淹”和长时免校准高精度测量的产品,“只能自己干,在无数次近乎绝望后迎来柳暗花明。”

安全产业从无到有 “磁石效应”从何而来

自2014年建设以来,清华合肥院迅速产生面向技术、资本与人才的“磁石效应”。

其中,清华大学公共安全成果转化企业——北京辰安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合肥投资9家企业,聚焦智慧安全城市、消防安全、水环境安全、工业安全等领域,2018年共实现产值15亿元。

“依托清华合肥院的科研实力和母公司辰安科技的技术积累,我们打造了集消防设施线上监测、线下服务于一体的‘云服务平台’,从传统人防提升至‘人防+技防’。”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君说。

吴君介绍,2018年4月,“云服务平台”率先在合肥经开区应用,运行以来监测预警火灾4起,促进消防设施完好率提高40%以上,消防系统误报率下降59%。目前,该平台已在全国36个城市建立运行中心,服务4.5万家用户。

这片热土正吸引越来越多致力于安全事业的人才集聚。

张海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一名教授。2014年创设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将所擅长的微地震理论和算法用于矿产、隧道、边坡安全监测。去年6月,他将公司搬入清华合肥院,“产业集聚意味着更多机会。”张海江笑着指指隔壁公司说,这是做安全监测硬件的,恰恰和我们的算法能合作,下一步应用空间很大。

“磁石效应”愈发显现。截至目前,清华合肥院已聚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各类人才在内的科技人员800余人,近10个创新团队和协会在此组建。

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 谁第一个“吃螃蟹”

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公共安全在国内外的科研基础设施相对缺乏。而囿于场地等因素,清华本部也难有条件建设。在清华合肥院,正在建设的巨灾科学中心,包括大型复杂灾害环境模拟装置等8大科技装置和平台。其中,一期近4万平方米的实验装置和平台基本建成,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的科研“宝地”。

清华合肥院的探索创新正实现校地双赢。对于合肥市,在收获拔节壮大的安全产业同时,2018年成为国家首批6个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之一;对于清华大学,其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并有力支撑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

这是5年前的袁宏永未曾想到的。那时研究院城市安全的科技成果初现,谁愿意先行先试?产业应用的巨大投资是否有风险?直到合肥市先后投资9亿余元试点,覆盖51座桥梁,2200公里的各类地下管网。这一试,如同触碰了阿拉丁神灯。科研技术在应用中得到验证、再升级,城市安全管理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推广至国内30余城市和海外多国。

“先行先试,仅有冒险精神远远不够。”合肥市市长凌云说,既要前期眼光“准”,瞄准国家战略所需、人民生活所盼、地方发展所缺的产业;还要后期支持“稳”,在科研基础设施搭建、应用示范引领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才能实现将技术“创新指数”转化为产业“发展指数”。(记者 张紫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